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鋅財經”(ID:xincaijing),作者:阿殼,授權轉載發布。
9 月 25 日,“國貨之光”完美日記完成了新一輪1. 4 億美元融資,其中華平投資和凱雷投資集團分別投資約 7000 萬美元,本輪投后估值達 40 億美元。且有消息稱,完成本輪融資后,完美日記計劃今年底前赴美IPO。
資本青睞,完美日記高管團隊也迎來了新鮮血液。據其他媒體報道,唯品會CFO楊東皓將加入完美日記,擔任CFO一職,操盤IPO。
盡管針對上述消息,完美日記方表示:“不予回應”。但從品牌創立到現在,僅四年就已估值 40 億的完美日記無疑是中國美妝界的一匹黑馬,IPO的消息也不是第一次傳出。
乘著互聯網風口一路乘風破浪的完美日記真的值得資本家們瘋狂嗎?其以后的發展又還能完美多久?
線上營銷紅利漸退
誕生于國產彩妝爆紅的 2017 年的完美日記,借著短視頻的東風,在小紅書、快手、抖音上迅速爆發。
圖源完美日記官網
在營銷方面,完美日記在公域和私域兩個方面均有作為,不僅通過聘請當紅流量當代言人 、聯名產品、平臺廣告等方式觸達消費者,還在微信社群與朋友圈中建立了“小完子”品牌IP。
據增長黑盒Growthbox公號的數據,截止今年 3 月完美日記有 14 萬篇小紅書筆記、1. 3 萬場淘寶直播、近萬條信息流廣告素材,以及成千上萬條抖音、B站和快手視頻。
如此花費大力氣的線上營銷,的確幫助完美日記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高額營銷成本不菲,毛利率承壓,賣不出高溢價,只能在銷量上下苦功。但隨著國貨美妝賽道中花西子、橘朵、Colorkey等新選手的加入,完美日記的“美妝一哥”的地位出現了動搖。
華創商社的淘數據顯示,今年 7 月,花西子在網站成交金額以1. 94 億元位超過了完美日記,居第一,二者 7 月的網站成交金額的差距為0. 38 億。
此外,自然堂、百雀羚等老牌國貨品牌也開始發力,在 2019 年的雙十一期間,百雀羚更是以開場十分鐘,成交額破億的成績超過了完美日記。
同時,競爭的激烈加大了完美日記對線上流量獲取的成本。不同于以往單純的購買流量,如今品牌在獲取流量的同時,也更加注重用戶的質量和復購能力,以及面對電商領域新的帶貨方式直播所要求的優質帶貨主播。
但是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仍然需要品牌更加大力氣的投入和培養,面對陡增的獲客成本,出現線上增長乏力的完美日記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布局線下。
線下布局困難
根據完美日記官方的介紹,截止今年 8 月,完美日記在全國已經開設線下門店 160 家,有 120 家是今年以來新增的,今年年底開店目標為 200 家,而到了 2022 年,完美日記的線下門店計劃超過 600 家。
這種開店速度,看樣子是想復制曾經在線上迅速爆發的路徑。
由于需要考量成本、開店位置等諸多因素,想要迅速爆發,并不容易。反觀國際品牌在線下的布局,都是深思熟慮,慎之又慎。
比如歐萊雅集團旗下的巴黎歐萊雅, 2017 年才走出百貨專柜,在華開了三家品牌店。蘭蔻在 1993 年進入中國后,截至 2014 年,終端渠道才 272 家;就連注重渠道的雅詩蘭黛集團,也是在進入中國 27 年來門店加專柜數量才近千家。
由于基因的不同,線下渠道的經營策略和利潤分配也與線上完全不同。盡管線下店能更快、更好地在消費者心里建立品牌和認知,但線下的運營成本顯然遠高于線上。
曾有業內人士對媒體算過一筆線下鋪設門店的賬,以 200 平米的店鋪為例,講究點的裝修要 100 萬元,加上押金得 150 萬元,商品備貨得六七百萬元,房租每月 2 萬- 200 萬不等,加上人工等費用啟動資金得小 1000 萬元。
而完美日記的店鋪最大的成都店有 1000 平米。其標準門店在 100 平米左右,基本上分布于年輕用戶愛逛的商圈、購物中心,其開店成本之高,不言而喻。
除了高額開店成本外,線下員工的管理難度也不小。這也是很多新興國產彩妝選擇進入彩妝集合店,而非自己開店的根本原因。
在獲客方式上,完美日記的線下品牌店與線上相似,多采用的是“買一送一”、“滿 299 減100”等優惠促銷活動來吸引受眾。這除了使門店獲客量短期增加,毫無他用。不僅使品牌形象受損,也很難獲得用戶對品牌的粘性,一旦價格活動取消,難以像線上一樣產生回購。
換個角度來看,倘若完美日記線下門店不采取這么大力度的優惠活動,則會與線上產生很大的價格差,這樣一來,又有多少用戶愿意為門店的高顏值買單?
完美日記曾經引以為傲的“高性價比”定位,給自己設了一個發展難題。
出圈仍要靠產品
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完美日記始終還保持著“網紅”標簽。爆紅的優點下,想要出圈實現長紅,完美日記仍然需要靠自身產品說話。
一直通過過OEM(貼牌代工)或者ODM(委托設計生產)模式來降低成本,并迅速更新換代的完美日記,由于產品質量水平的參差不齊,也一直被廣大消費者們吐槽為:“用心做營銷,用腳做產品”。
在B站、知乎等各大平臺,對于完美日記產品的吐槽數不勝數。其中主要反映在其粉底液油皮用了脫妝,干皮用了起皮;其唇釉除了個別顏色好看外,上嘴黏稠且拔干的質地實在是讓人愛不起來。
圖源B站
盡管完美日記的部分生產商使用了“迪奧”、“圣羅蘭”的同款代工廠,看似是和大牌們“同胞出生”,但實際產品質量上卻天差萬別,完美日記在自身的技術和專利上仍然缺失。
對于自身質量上的缺陷,完美日記雖然在今年 3 月宣布與全球最大的OME化妝品公司科絲美詩合作建廠,但預計 2022 年才會投產。
完美日記想成為“中國的歐萊雅”,但歐萊雅靠得不僅僅是性價比,還有高達9. 85 億歐元的研發資金、 4000 名研發人員和平均每年申請的接近 500 個專利。
圖源天眼查APP
而完美日記,據天眼查APP數據顯示,其母公司逸仙電商擁有的 15 項專利均為外觀專利,其中六項是展柜、展架、背景墻展柜等非化妝品。
不可否認,完美日記在互聯網渠道上的爆紅的確很成功,但其線上線下的重重隱憂仍然不可忽視。得到資本加持的完美日記想要繼續延續“國貨之光”,仍然要在產品上持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