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煦國際】精品錢幣鑒賞-光緒通寶兩枚
光緒錢是中國造幣史上首次引進西洋機制造幣方法鑄造的第一批中國樣式(外圓孔方)的行用錢。另有北洋造光緒通寶機制銅幣,背北洋零用一文(公元1902-1908年)。光緒通寶面文多為楷書,少數局亦有篆書,背滿文記局名,漢文年叫記年錢。
光緒帝在位34年,勵精圖治、殫心極慮,希望有一個變革一個強盛的前景,在貨幣發行上也逐步引進了西方先進的機制技術,各鑄錢局均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發行了多形式多版別秀美小巧的光緒通寶、光緒重寶,形成了在中國鑄幣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長久以來,在古錢幣收藏領域里,光緒通寶雖然倍受重視,一些錢幣專家學者曾多次稱頌光緒通寶為“為至上至美的藏品”,然而由于光緒年為清末期距今太近,光緒通寶鑄量較大存世很多,且其多為小型錢幣,所以長期以來很難受到廣大錢幣愛好者普遍重視,也很少有錢幣專家學者對其進行系統全面的研究,即使翻閱許多關于古錢幣的所謂“大集”、“全集”、“大全”等,也很難看到光緒通寶的全貌,可以這么說:光緒通寶的命運比起光緒帝來真是大同小異如出一轍呢,雖然有閃光的東西,卻一直受到壓抑;雖然有千變萬化,卻只能囿于三尺瀛臺。
“不論光緒通寶精彩絕倫的機制錢幣,也不論光緒通寶之稀見怪異之版別,單就其普通尋常之大眾制錢而言,光緒通寶錢幣小巧俊美、端莊秀麗,也堪稱翻鑄制造之精華,其錢文書法繼承和發展了咸豐錢幣楷書遺風,纖細挺拔、剛柔相濟,又超過了康乾盛世。”

直徑:22.61mm;重量:3.7g

直徑:22.51mm;重量:2.6g
光緒通寶,其背的確是五花八門,除了背滿文、滿漢文注局者外,還有千字文的背穿上漢字者,據說目前發現的有14個字之多,常見的就是“宇、宙、日、列、往、來”及“金、村”等,寶泉局有之,寶源局也有之,其它如寶東局也有個別文字者;而且,寶河局、寶津局、寶直局、寶云局及寶奉局等的背星、月、日等可以說已經演繹得淋漓盡致了,不僅是形狀筆劃的大小寬窄,位置排布的上下左右,相互組合的搭配交錯等,構成了各種不同類型的光緒通寶背紋,筆者自注意此類后一直在花小錢收集,的確也收獲不小,甚至到了自己覺得有些眼暈的程度,但是卻也每每發現有自己沒有的背紋。光緒通寶背紋之繁復多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