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雙旗十文,品相完好,幣面整潔,銅銹自然,光澤明亮,色澤均一,有著較高的藝術價值。錢幣正面珠圈內左為十八星旗、右為五色旗,兩面國旗相互交叉,上系結帶,飄逸灑脫;珠圈外上環為“中華民國”四字,下環鑄“開國紀念幣”字樣。錢幣背面珠圈內中央豎寫“十文”,兩側有禾穗、連葉紋環繞,紋飾考究,寓意美好,設計感強烈,新穎獨特,線條優雅,紋路清晰,分毫可見,工藝極其精湛;珠圈外鑄有英文,錢文清晰,字體深邃。錢幣雖小,卻可反映社會一斑。錢幣正面可見滿漢文化的完美融合,背面則反映出了國外文化的融入,可見該歷史時期我國已對外開放,國際文化交流現象良好。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是銅元收藏研究中數量較少,
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品類,甚至可以說是民國銅元的主體品種。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后,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是由民國政府發行的一款紀念銅錢,正面“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字樣,十文,背面交叉龍旗。銅幣當時面值以當十、當二十為主,當五十面值的相當少見,非常珍貴。
縱觀近幾年的藏品市場,各類珍奇異石不乏可陳,然而,對于那些本身就現存量極少,在市場上異軍突起的明清錢幣或者民國貨幣而言,則更容易受到藏品大咖們的注意和親睞。同時,隨著各地拍場古錢幣交易的次數愈加頻繁,且因它為大眾藏友們帶來的價值不菲,使得錢幣在各地拍場中所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高。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日的推動下,近期紅色收藏再度升溫,特別是向來對重大歷史事件高度敏感的金銀幣收藏市場,短期行情也順勢火爆。清末民初機制銅幣歷來在集幣圈里有很深的收藏底蘊。2015年4月初,一枚民國十五年陸海軍大元帥紀念幣樣幣,即張作霖紀念銀幣以338萬元交易出;5月22日,一枚湖南省造民國雙旗幣以146萬元成交;11月21日,一枚四川造幣廠民國雙旗幣以168萬元成交;12月12日,一枚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十文以138萬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