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煦國際】臻品鑒賞-中外通寶/中華民國徐世昌紀念幣
中外通寶花錢
所謂物以稀為貴,錢幣珍藏更是云云,況且一些錢幣本就歷史久遠,以是更易受到外界條件的影響和損壞。錢幣珍藏因其材質差異,保管方式自然也差異。錢幣的珍藏,應該準時代、種別分類保管,由于質地差異,對于溫度、濕度等要求也紛歧樣。可以用抽屜式的錢柜分類入藏,也可以用差異的錢幣冊,或用板塊式的錢幣匣,分別入藏。入藏之前,應經由干燥處置賞罰,切忌汗手接觸,錢幣柜,匣、冊,應放置在干燥無光的地方,以免濕潤生銹。紙幣則還要防止油漬等的污染,注重防霉、防蛀,到炎天,每年至少要見一次陽光。

中外通寶是俄羅斯為大清鑄造的。此幣正面內圈橫書右左讀“關平”,直書“銀壹兩”,外圈有直讀“中外通寶”四字。背面內圈為太極八卦陰陽圖,圖中有一邊是凸起網狀紋,且紋路清晰,如刀刻所成,鑄造工藝神乎其技,外圈雙龍,首尾相連,且龍身紋路精美,看上去仿佛是一幅畫,極其瑰麗,美得動人心魄!整體鏡面平整光滑,工藝精湛,紋飾清晰。此幣品相精致,其審美風格獨持,包漿入骨,熟舊自然,深打字口清楚,流通痕跡明顯,邊齒過關,龍鱗清晰,具有深遠的歷史紀念意義。

直徑:39mm;重量:26.6g
"中外通寶壹兩銀幣"像這種幣,一直以來都是大珍藏家求之不得的,劉益謙曾說,對于這種極具珍藏價值的藏品,網絡到即是緣分,福氣。現在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數為真品,由于真品存世量是極為希罕的,真品"中外通寶壹兩銀幣",一直都是有價無市。涵煦國際有幸征集到一枚重量直徑:39mm;重量:26.6g的"中外通寶壹兩銀幣",該藏品反面中央是太極八卦陰陽圖,且紋路清晰,如刀刻所成,鑄造工藝神乎其技,外圈雙龍是成逆時針偏向旋轉,首尾相連,且龍身紋路細膩,看上去似乎是一幅畫畫,極其漂亮,美得感人心魄!
中華民國徐世昌紀念幣
民國十年,天津造幣廠鑄,成色重量與通行幣同,正面徐世昌,大禮服,懸大勛章,露頂,九分正面及胸像,稍左側,背中居仁堂一角,階上立四人,階下大樹一株,樹下仁壽同登四字,上中華民國十年九月八字,左右隔壁二花朵,下分有無紀念幣三字(以無紀念幣更為珍貴)。此幣已非紀年國事,紀年徐世昌私人而又失失效矣。蓋徐繼大總統位,已數年,未有鑄幣紀念事,自九年,勾結曹錕,戰敗段祺瑞靖國軍,滿志躊躕,以為自此可政權獨攬矣。有獻媚者,遂補鑄此紀念幣,去繼位期已遠,又不便言紀念此,遂有此不倫不類之壽域同登文。
民國十年(1921年)徐世昌像仁壽同登紀念幣,直徑:直徑:直徑:39.1mm;重量:22.2g,此版紀念幣正面為徐世昌半身七分臉像,背面取中南海懷仁堂外景圖案。為無字版本。但民國十一年六月,徐世昌被曹錕、吳佩孚等逼宮下野,從此退出政界,居住天津,該紀念幣也隨即停鑄,從鑄造至停造僅有9個月,因此鑄造量十分稀少。

直徑:39.1mm;重量:22.2g
徐世昌(1854-1939),出生于河南,早年受到袁世凱資助上學,是袁世凱的支持者。民國七年十月,徐世昌當選中華民國大總統,民國十年九月,適逢徐世昌67歲壽辰并當政三周年紀念(取名“仁壽同登”),天津造幣廠特開鑄此幣,該幣僅有兩種版別:有“紀念幣”字版,無“紀念幣”字版。
據了解,中華民國徐世昌紀念幣有兩種版別,有“紀念幣”字版,無“紀念幣”字版。鑄造中華民國徐世昌紀念幣的目的是作禮品用,最初的設計是想將受贈人的姓名打制在背面珠圈外下端位置,無字版就是最初為打制受贈人姓名預留空白位置的母版。由于白銀的硬度不高,后來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將受贈人姓名打制上去時,正面的人像下方衣領和胸花處會受到嚴重的壓力而損傷變得扁平,所以便放棄了“加字”這一計劃,在原有的無字鋼模上統一刻上“紀念幣”三個字,這就是目前古玩市場上所常見的普通版。而當年留存的中華民國徐世昌紀念幣無字版僅數十枚,流傳至今已是鳳毛麟角,就連各大古玩交易市場上也非常難得一見,是眾多錢幣收藏愛好者夢寐以求的藏品,價值彌足珍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