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在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高峰論壇上表示,新時代網絡安全產業需要主動顛覆傳統網絡安全思維,變“事后補救”為“事前防控”型建設思路,網絡安全不僅要“治病救人”,還要做到“可防可控”。

“之前20年的互聯網稱為傳統互聯網,把面向未來的數字經濟稱為新型互聯網。”齊向東認為,在傳統互聯網時代,網絡安全事件的受害者主要是網民,多數以小額財產損失為主,后果不嚴重,可以承受,因此人們對網絡安全的防護習慣于采取“事后補救”措施,安全廠商也習慣于用“治病救人”的方法,就是出了事再采取安全措施,比如中了毒才知道殺毒,網站被攻擊才知道建設防護系統。
當前,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政府和企業開始全面網絡化、數字化,業務和數據的安全性成了重中之重的問題。加之網絡安全法、計算機等級保護2.0制度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保護制度等相關法律制度的相繼出臺實施,網絡安全已成為風口行業,人才、資本不斷匯聚而來。網絡安全處于重要轉型期。
齊向東指出,網絡安全建設拋棄“事后補救”型建設思路,這既是網絡安全自身發展的必然,也是數字經濟的要求。網絡安全企業應該準確把握轉折期的規律,在資本的支持下,掙脫傳統網絡安全勢力的束縛,反其道而行之,勇于創新,從而抓住機遇,駛入快車道,實現高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