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上世紀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給出了“機器人三定律”,以防止出現機器然失控現象。但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逼近,越來越多的人清楚地發現了“機器人三定律”的時代局限性。在人工智能急需一堂新的倫理道德課之時,有著“AI先生”之稱的百度創始人兼CEO李彥宏,對人工智能的倫理建設給出了三條原則意識。

李彥宏認為,人工智能的最高原則是安全可控。這需要開發者們用前瞻思維去認識人工智能。事實上,人工智能并非是孤立的靜止系統。人工智能是是機器來學習和適應人類,是人和機器一起學習和創新,這種雙向互動的發展模式,對安全可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人工智能發展包括弱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三個階段。雖然強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距現在尚遠,但人類需要運用前瞻思維深入思考未來可能出現的突出問題。
此外,李彥宏表示,人工智能存在價值是教人學習,讓人成長,而不是超越人、取代人。眾所周知,人工智能目前正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學習方式,推動人類社會迎來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時代。不難預見,人工智能對世界的影響將遠超以往歷次工業革命。如何更好地擁抱人工智能的時代,這就要求每位個體都能樹立世界眼光,在思考、分析和解決人工智能問題時站在全球高度,用洞悉人類歷史發展趨勢的長遠眼光來審時度勢,進而找準自身位置,讓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務人類。
與此同時,李彥宏指出人工智能的終極理想是為人類帶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因此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不僅有助于讓技術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而且有助于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目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人工智能等技術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經濟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為人工智能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廣闊空間;另一方面,國內很多應用場景為科技企業提供了寶貴的“練兵”機會,億萬網民產生的海量數據為機器學習提供了豐富“原料”,這大大加速了技術的迭代與創新。
縱觀全球,我國在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走在國際前列,但關于人工智能倫理的探討還剛剛起步。隨著技術的飛速進步,加快人工智能倫理研究步伐勢在必行。李彥宏對此目標也表達了自己的希望:“積極參與全球人工智能倫理原則的研究和制定,及早識別禁區,讓技術創新更好地造福人類,為全球人工智能倫理研究貢獻中國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