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二区_亚洲欧洲日本天天堂在线观看_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不卡一区

公告:魔扣目錄網為廣大站長提供免費收錄網站服務,提交前請做好本站友鏈:【 網站目錄:http://www.430618.com 】, 免友鏈快審服務(50元/站),

點擊這里在線咨詢客服
新站提交
  • 網站:51998
  • 待審:31
  • 小程序:12
  • 文章:1030137
  • 會員:747

  (原標題:我國5G第三階段測試結果公布 5G已邁出成人前的關鍵一步)

  作為2018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ICT 中國·2018高層論壇”的重量級分論壇,9月28日上午舉行的第三屆5G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發布了關于5G三階段測試的重磅消息。

  隨著2018年第三階段測試結果公布,5G第三階段工作計劃迎來新的里程碑。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聞庫司長指出:“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將是5G實現‘18歲成人’之前的關鍵一步”,可見第三階段測試結果的重要性。IMT-2020(5G)推進組5G試驗工作組組長徐菲對測試進展進行了匯報總結,工作組為第三階段測試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先室內,后室外穩步推進測試進程

  從時間表的規劃來看,第三階段NSA室內測試、室外測試以及SA架構室內測試基本完成,SA外場測試正在積極開展。據悉,測試順序是先單設備、后互操作,先室內、后室外。所以SA標準室內測試的完成

1538112789883033487.png

  5G技術研發第三階段規范體系增加了SA標準的eMBB測試規范,在核心網方面,提出了SA架構核心網設備技術要求、SA架構核心網設備測試方法;在基站側方面,提出了基站性能測試方法、獅子室分設備技術要求、數字室分設備測試方法、外場獨立組網性能測試方法(SA);在互操作方面,提出了IoDT測試要求。

  工作組推動構建室內外一體化試驗網絡,在MTNet+懷柔外場,建設超過100個基站;構建5G射頻傳導測試系統和OTA測試系統,支持sub-6GHz頻段測試;構建基于球形探頭墻大規模MIMO OTA等三種性能測試場景。

  NSA室內測試:各廠商基本完成測試

  回顧第三階段室內測試內容,徐菲表示,主要測試物理層基本功能,RRC協議基本功能、物理信道、鏈路自適應與調度,多天線技術,射頻測試,EN-DC雙連接測試,CU-DU分離架構,NSA核心網測試。

  第三階段NSA測試完成情況很可觀。華為、中興、中國信科完成了NSA3.5/4.9GHz頻段測試內容;諾基亞貝爾、愛立信完成了大部分測試內容;三星開始啟動測試。

1538112820260077407.png

  具體到網絡架構的各個方面,徐菲進行了詳細介紹。

  第三階段NSA室內測試核心網功能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測試驗證。EPC系統設備有基于虛擬化平臺和基于傳統設備升級兩種形態,華為設備支持CU分離。另外,各系統完成了支持NSA架構的EPC系統測試,總體測試結果良好:個系統支持NSA架構的EPC系統功能,包括雙連接、NR接入限制、UE能力處理、QoS、計費和用量報告、網關選擇等功能;驗證了端到端的HTTP/FTP業務;繼續完善QoS參數協商等功能。

  第三階段NSA室內測試基站功能方面也是亮點。各系統設備商面向eMBB宏覆蓋場景,研發了3.5/4.9GHz預商用/商用5G基站;各系統采用自研測試終端完成第三方終端模擬器,支持NSA架構的基站功能測試,總體測試結果良好;各系統的基站設備支持物理層基本功能,多天線,雙連接等關鍵技術,支持NSA option3X架構;將繼續完善測量、移動性管理等RRC協議功能;降低AAU重量和體積,增加適用性,增強穩定性。

  第三階段NSA室內測試基站射頻(傳導)方面,完成了3.5/4.9GHz基站設備發射機測試,測試結果符合試驗規范要求;完成了基站設備在3650-4200MHz頻段的發射機雜散指標測試,符合行業主管部門規定的指標值。

  在第三階段NSA室內測試基站射頻(OTA)方面,中國信通院與合作伙伴聯合開發構建虛擬遠場射頻OTA測試系統,經多維對比驗證,與緊縮場/遠場測試結果驗證一致;采用5G虛擬遠場射頻OTA測試系統,5家系統廠商完成了3.5GHz基站天線和射頻指派的測試,包括EIRP、Pattern、EVM(64QAM、256QAM)、EIS等;各系統射頻OTA測試結果與傳導測試相符,滿足試驗規范要求。

  NSA外場測試:單小區下行速率峰值超4Gbps

  NSA進展迅速,室外測試已基本完成,結果備受關注,傳輸能力屢刷新高。

  第三階段NSA外場組網測試單小區峰值吞吐量破紀錄。各系統均采用64通道192大規模天線,利用MU-MIMO技術和高階調制,通過多流來實現頻譜效率的提升;大部分系統的單小區下行峰值速率超過4Gbps@100MHz,最高超過10Gbps。

  第三階段NSA外場組網測試覆蓋方面,采用單終端在單小區內沿法線方向進行拉遠測試,各系統覆蓋場景不同,站間距、站高、傳播環境等差異較大,測試結果僅對應相應場景,約在2~3km之間。

  第三階段NSA外場測試多小區移動性能力得到了提升。采用兩部終端在兩個校區進行移動性測試,統計切換性能和平均吞吐量;各系統的小區間切換成功率均達100%;單終端的移動平均下行吞吐量為350Mbps左右,平均上行吞吐量為80Mbps左右。

  SA室內測試進展:注重IoDT測試

  由于2018年6月,SA標準才凍結,因此此次測試結果中,SA測試進展倍受矚目。目前針對SA主要開展室內測試。華為、中國信科、愛立信、中興完成SA核心網測試;華為完成SA基站功能測試,中國信科、愛立信、中興基本完成SA基站功能測試。

1538112848517043723.png

  第三階段SA室內測試核心網設備功能和性能方面,進行了5G新型網絡架構和核心網功能測試和基于NFV平臺5G核心網的系統性能測試。針對NFV性能痛點,從虛機、服務器和整系統三個維度驗證NFV平臺的單點性能和擴展性能。

  第三階段SA室內測試核心網功能測試環境與配置方面,基于通用服務器平臺的5G核心網,NFV平臺采用容器或虛機技術,采用同廠家基站和自研測試終端,配套的業務服務器、NFV管理系統、4G EPS系統等。

  第三階段SA室內測試核心網功能測試結果方面,一是支持5G核心網的基本功能和新特性:基本功能包括移動性管理、IPv4v6會話、切換和系統間互操作等,接口協議符合版本要求;新特性,包括服務化架構、邊緣計算、網絡切片基本功能、CU分離等。二是測試中發現的問題和優化建議:目前IPv6地址、切片標識、服務化回調接口等分配管理是各系統自定義,后續需統一定義;用戶注冊時延需進一步優化;合設4G/5G網關的統一控制方案有待進一步明確;服務化接口和CP-UP接口的跨廠家互通能力需進一步驗證。

  第三階段SA室內測試基站性能方面,推進組構建三種測試環境,模擬包含多普勒效應、多徑效應等多種因素的信道衰落,精準測試5G基站吞吐量。基于3GPP定義的CDL-C NLOS衰落信道,在100MHz帶寬、3km/h速度下:基站采用單用戶4流調度,實測平均下行吞吐量為1.14Gbps,超過了理論峰值的70%。

  第三階段互操作研發測試(IoDT)是重中之重,取得了不錯的成果。芯片廠家的5G終端試驗平臺與系統開展互操作研發測試,為后續芯片的IoDT奠定基礎;高通的5G終端試驗平臺實現了NR新空口物理層;英特爾的5G終端試驗平臺支持非獨立組網和獨立組網模式,支持2.5ms雙周期(DDDSU/DDSUU);紫光展銳的5G終端試驗平臺支持非獨立組網模式,支持2.5ms雙周期(DDDSU/DDSUU);每個組合的單終端峰值速率均在1.3Gbps以上;英特爾與華為完成NSA和SA的IoDT。

1538112874925091684.png

  第三階段測試即將開啟規范制定、5GC、基站、室分測試、芯片終端及互操作測試、端到端語音業務測試、毫米波測試等。

1538112889856010294.png

  最后,徐菲總結道,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正全面有序推進。采用3GPP國際標準,制定全部試驗規范,協調統一主要物理層參數,知道5G預商用/商用產品研發;構建5G室內外一體化試驗網絡環境,研發構建5G射頻和性能測試系統,及時滿足試驗要求;全面組織5G系統、芯片、儀表的協同研發與測試驗證,完成NSA系統測試,SA系統測試進程過半,有效推動5G技術和設備逐步成熟。下一步將繼續加快推進系統設備、芯片、終端、儀表的開發和優化,全面開展系統和芯片終端的互操作測試。

  通信行業專家攻堅克難,備戰5G

  最后,信通院首次公開了在第三階段測試過程中,專家們辛勤測試的場景,他們不畏苦不畏難,潛心攻關,為還剩700多天就要商用的5G積極備戰。

分享到:
標簽:更進一步:5G第三階段工作迎來新的里程碑 移動互聯
用戶無頭像

網友整理

注冊時間:

網站:5 個   小程序:0 個  文章:12 篇

  • 51998

    網站

  • 12

    小程序

  • 1030137

    文章

  • 747

    會員

趕快注冊賬號,推廣您的網站吧!
最新入駐小程序

數獨大挑戰2018-06-03

數獨一種數學游戲,玩家需要根據9

答題星2018-06-03

您可以通過答題星輕松地創建試卷

全階人生考試2018-06-03

各種考試題,題庫,初中,高中,大學四六

運動步數有氧達人2018-06-03

記錄運動步數,積累氧氣值。還可偷

每日養生app2018-06-03

每日養生,天天健康

體育訓練成績評定2018-06-03

通用課目體育訓練成績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