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朋友在朋友圈里爆料,說微信公眾號的信息流有可能在下個版本要改回去,也就是說,恢復到改版之前的狀態。從產品設計角度,無論這是個進步或者是退步,我覺得都是不錯的一步。
當然了,這個只是“據說”。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微信版本都以信息流的方式展示你訂閱的公眾號,目前微信在安卓上的穩定版本依然是6.6.7,這個版本上并沒有所謂的信息流。即便如此,iOS 版微信對公眾號展示方式的影響依然是巨大的。
6月下旬微信改版后我寫過一篇文章,關于抖音和微信信息流,其中提出了幾個問題并做了預測,現在一個月過去了,根據我的觀察和數據顯示,我們看看這些問題的結果是什么。
1、以前發一篇文章會對前一篇的閱讀量有促進,我叫這個第二次閱讀機會。現在信息流的展示方式差不多把這個場景搞沒了。
沒有搞沒,但是第二次閱讀的數據已經非常差了。以前一篇不溫不火的文章發布了,可能到 8000 閱讀,隔一天再發一篇,很快能破萬,目前這個效應幾乎沒有了。每一篇文章可能只有一次展示給讀者的機會,這個機會和文章標題、配圖、是否熱點等關系切切,因為在隨意的滑動中,任何一篇文章都可能從指尖溜走。
我自己不寫熱點,一般都是技術和隨筆,以前大部分的文章閱讀量會穩定在一萬到三萬的區間,現在數據落差加大了,可能會兩萬多,也可能只有幾千。
2、公眾號置頂的重要性減弱了,之前偶爾閱讀的公眾號會不管不顧的頂上來,可能會引發一波取關熱潮。這也許是微信希望看到的,你大面積的關注卻從來不看,見過囤糧囤錢的,沒見過囤積公眾號的。就像有一次我和龍哥說群聊的功能如何改進,龍哥說這樣的群你就應該退出來,沒有存在的必要。
置頂不叫置頂了,叫“加星”。為了突出加星訂閱號,微信在首頁的訂閱號消息里會優先顯示加星的文章,不過這個似乎并沒有解決弱化置頂的問題。我還是會去點擊右上角的老版入口,進入公眾號列表查看加星的文章。沒加星的,信息流里看看就好。
另外,我并沒有取關很多公眾號,就是不咋看了。
3、目前信息流不展示三條和四條。這兩個位置價值下降了。
對于三條四條五條,微信在信息流里增加了“余下 n 篇”的功能,但多一次點擊,就會少一批轉化。三條以后的閱讀量基本上腰斬。
4、日更變得很重要,但也更容易被取關。
沒有數據顯示這一條是成立的
5、右上角保留了老版本瀏覽的方式,我預測點擊的人不會越來越少。
是的,點擊的人越來越少了…
6、公眾號的菜單價值也下降了。更多人只是看文章,而不會進入公眾號。
是的,公眾號菜單的 pv 和 uv 數據腰斬。
7、視頻卡片的展示方式更友好了。是個機會
是的。
8、寫作者的機會是均等的,沒必要恐慌。
是的。
9、不要在意這些細節,反正你們還是會使用微信的。
是的,我們都在用。
訂閱號對于作者來說是一個門戶,或者叫會客廳,作者可以吹拉彈唱,也可以說書賣藝,還能和進來的讀者嘮嘮嗑,現在信息流就像一道墻,把讀者和作者的會客廳隔開了。你想進來,還得繞過那道墻才行,即使你說這是我標記了 vip 的會客廳也不行。這一點讓讀者和作者都不是很爽。
有沒有更好的設計呢?肯定有,比如把信息流放到發現入口的“看一看”里,一部分是系統推薦,一部分是自己訂閱的文章,不也很舒服嘛,會客廳也保留了。至少,系統保留一個開關,讓讀者自己選擇,使用信息流還是會客廳的方式,也是一種選擇。
最終信息流會怎么改,我不知道,如果你是產品的設計者,會怎么選擇呢?我想總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