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百度地圖發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城市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基于百度地圖開放平臺海量位置數據、交通出行數據挖掘計算,歸納呈現中國60個主要城市的人口吸引力、交通狀況等城市大數據,并聯合運動平臺Keep發布城市跑步公園專題部分。報告從多維度立體化展現我國城市化核心信息,為公眾、機構和政府客觀呈現我國現階段城市化發展全貌。
本次報告從大眾最關心的“城市活力”與“城市擁堵”兩大維度切入,采用城市常駐人口吸引力指數、高峰擁堵指數等作為評估排名核心指標,通過城市新流入常駐人口/全國新流入常駐人口均值以及高峰實際旅行時間/通暢旅行時間數值對比的方式科學客觀的反映城市人口吸引力、城市交通狀況等數據信息。
城市人口吸引力榜北京首登頂 教育資源雄厚或成主要誘因
第三季度全國總流動常駐人口數量較上季度下跌11%,上榜城市大多集中于珠三角、長三角、京津翼城市群,整體呈現“東多西少”特點。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排行TOP10中,北京力壓深圳首次榮登第一,重慶連續兩季度排名下降,跌出前十由鄭州補位,余下七席排名未發生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繼北上廣深之后,東莞連續兩季度蟬聯第五,支柱產業、政策導向等是東莞保持強勁城市吸引力的原因。東莞新流入常駐人口空間分布排名前三的街鎮是長安鎮、虎門鎮、塘廈鎮,支柱產業分別為智能手機制造、服裝制造、電子信息制造,制造業占主導的大量用工需求造成新流入常駐人口中男性較多,18-34歲比例高達77%,高中及以下學歷占比達到82.5%。

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數增長TOP10城市除北京、上海、青島外,其他均為省會城市,教育資源雄厚或是北京首次登頂的最大成因。省會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增幅前三中,東三省占據兩席,哈爾濱、沈陽分列一二,東三省的人才流失危機得到一定程度緩解,或將是東北再次崛起的信號。

全國熱門跑步公園排行公布 朝陽群眾最愛在公園跑步
伴隨大眾健康意識的覺醒,跑步逐漸演變為一種城市生活方式。在與綜合型運動平臺Keep聯合發布的全國十大熱門跑步公園排行中,北方僅有北京和西安兩座城市入選,但卻占據了五席,熱度排名前三的公園分別是北京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上海的世紀公園及深圳市荔香公園。

具體到城市排行,北京市十大熱門跑步公園有8個位于朝陽區,上海有4個集中在浦東新區,廣州分布均勻,深圳有6個集中于羅湖區和福田區。其中上海的濱江公園輻射面積最大,達到了22.2km。
在對排名第一的奧森跑步群體分析中發現,18-34歲人群是跑步群體的主力軍,工作時間外的早9晚9成跑步時間首選,其中最高峰為晚9點。

整體城市擁堵趨勢加劇 廣州、大連首次“堵”進前十
第三季度全國主要城市工作日高峰擁堵整體趨勢較第二季度有所上漲,漲幅達到2.31%。相較于廣州、大連首次“堵”進前十,石家莊則“急流勇退”驟降6名,擁堵緩解趨勢明顯。

擁堵加劇TOP10城市中,廣州作為唯一一個一線城市增幅達到了7.48%,受開學季影響最大,廣州在9月份出現突發性擁堵峰值增長,同時道路施工也加劇了擁堵狀況。入榜城市大都受旅游旺季影響,例如青島的啤酒節、臺州的吃海鮮黃金檔等。

擁堵緩解TOP10城市中,石家莊降幅達到了5.39%,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地鐵新線路的開通以及石家莊交警部門與百度地圖智慧交通團隊聯合治堵,大力治理54個關鍵堵點,針對性地制定疏導方案,多管齊下交通秩序得到了明顯改善。

目前,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在海量城市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持下,未來的城市規劃建設將逐步走向信息化、智能化。每日提供3億公里導航服務,響應800億次位置服務的百度地圖,將在城市管理規劃中繼續深化“水電煤”的角色,依托自身海量城市大數據資源為有關部門源源不斷提供“數據石油”,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建言獻策,為提升城市吸引力,打造智慧之城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欲瀏覽完整版百度地圖《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城市研究報告》,可前往百度地圖慧眼官網(http://huiyan.baidu.com/reports/2017Q3.html)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