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城市設施建設的現代化正逐漸往“人”的現代化方向發展,人口已進階成為現階段城市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今日,百度地圖發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城市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針對我國城市化進程呈現出的新形態,從城市吸引力指數排行洞察城市熱度與人口流向關系,探索中國主要城市在城市化進程中所面臨的諸多機遇與挑戰,為未來城市建設提供有效參考。
整體流動趨勢下降 東莞蟬聯第五制造業立功
基于百度地圖開放平臺海量位置數據,第三季度較第二季度全國總流動常駐人口數量有所下跌,跌幅達到了11%。全國60個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榜單綜合排名整體看來,東西差距依舊顯著,排名較高城市仍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城市群,沿海地區數量明顯高于內陸占比。

在整體流動數量下降的大趨勢下,主要城市吸引力TOP10排名中北京卻逆勢而上,超過深圳首次排名第一,重慶則連續兩季度下滑,第十的位置被鄭州取代。在地域分布數量上,雖仍是南方占據絕對優勢,但鄭州的入圍使得北方城市占比小幅提升。
東莞在主要城市吸引力排行中連續兩季度蟬聯第五的位置,位列北上廣深之后。將第二產業作為核心產業是東莞保持強勁城市吸引力的關鍵所在,東莞新流入常駐人口空間分布排名前三的長安鎮、虎門鎮、塘廈鎮,其支柱產業分別為智能手機制造、服裝制造、電子信息制造,制造業為主導創造出的持續性用工需求使得東莞能保有對流入人口的持續性接納能力,但較低從業門檻也導致新流入人口中低學歷占比達到了82.5%。

遵循“就近導向”原則,廣東、廣西、湖南貢獻了東莞總流入常駐人口的60%,來源城市中深圳以10.89%位居首位,值得注意的是,位列第8的重慶市也貢獻出了1.86%的占比,東莞人口吸引力的持續強勢或許是導致重慶人口吸引力不斷下滑的部分原因。

溢出效應漸現逃離北上廣將再次上演?
主要城市吸引力指數增長TOP10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鄭州。第三季度作為高校開學、畢業季,新生入學以及畢業生前往或是此季度北京力壓深圳榮登榜首的最大成因。

省會城市吸引力排行榜TOP10絕大部分集中在南方,其中廣州市、成都市、杭州市位列前三,成都作為前三中唯一一個南方內陸城市,較低的房價和物價水平以及不斷推出的人才引進政策對于提升城市吸引力功不可沒。同時,在省會城市吸引力排名增幅排行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哈爾濱、沈陽和貴陽,前三席中東三省占其二,對于近年來一直陷產業轉型升級不足,人才大批量流失的東北來說,這或是再次崛起的有利信號。

整體趨勢看來,各大省會城市與北上廣深之間的人才搶奪戰日趨明顯,北上廣深所具有的上升空間、薪酬待遇、城市文化、配套設施等優勢,正不斷被杭州、成都這類省會城市追趕乃至追平,在“虹吸效應”持續演進之后,北上廣深逐漸顯現的“溢出效應”正是各大省會城市提升自身吸引力的絕佳時機。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發展的今天,城市之間的吸引力之爭影響因素也逐漸多元化,如何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飛速發展階段,科學利用城市資源實現城市規劃的優化升級,最大限度凸顯城市優勢提升城市競爭力對于城市未來發展顯得尤為重要,百度地圖利用自身開放平臺多維度城市數據,結合領先人工智能技術輸出的《中國城市研究報告》系列將成為未來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參考。
欲瀏覽完整版百度地圖《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城市研究報告》,可前往百度地圖慧眼官網(http://huiyan.baidu.com/reports/2017Q3.html)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