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互聯網因其開放、包容等特點,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種創新可能。而在“互聯網+”全面啟動的時代,互聯網的創新以及與傳統行業的融合勢在必行,這就需要大量的IT技術支持。正如開源中國CEO馬越所說:要想滿足如此龐大的需求,軟件眾包是必行之道,這也是IT行業發展的核心之一。

互聯網加上開源的方法 論使社會化協作得以實現,軟件眾包模式就在這樣的一個恰如其分的環境下應運而生。軟件眾包為開發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可能:無論是出于興趣也好、還是為了利益也罷,像樣的作品或者是自身技術段位突飛猛進,開發者或者一個開源作者的作品和技能將為更多人服務從而創造價值,與此同時,也為自身帶來額外價值增益。

開源中國眾包一年前上線,標志著技術開發從獨立項目、軟件外包走向軟件眾包的新時代。2016年12月12日,開源中國眾包迎來了一周歲的生日,基于共享經濟的開源中國眾包平臺(以下簡稱開源眾包)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一躍成為軟件眾包領域的領頭羊。馬越指出,軟件眾包這種全新模式對于中國600萬程序開發者,無疑是一種對碎片時間的完美整合,從有效性的角度擴大了整個中國的開發者資源池。因此,軟件眾包的出現催生了開發者“零工經濟”的浪潮,這對于開發者、商戶、平臺都是有利的現象。共享經濟將變革生產關系,在互聯網領域,軟件眾包便是共享經濟的完美體現,必將降低軟件開發成本。

眾包平臺的繁榮離不開充足的資源池,開源中國碼云作為代碼托管平臺,完全滿足了互聯網時代、云技術環境下的各大需求方。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開源中國社區注冊會員200萬,相當于全中國三分之一的程序員,碼云擁有100萬名注冊用戶,托管了超過140萬個項目,碼云讓無數程序員在互聯網上找準了自己的坐標,實現了價值的可循環增長。開源中國形成了涵蓋Java、C語言、PHP等多種編程語言,Web開發、移動開發等多種類別的人才資源池,保證充足的人才力量,讓天下開發者都有機會成為創業者的“技術合伙人”。
市場是檢驗技術的唯一標準。使用“碼云”的開發者們普遍認為,碼云的代碼托管服務相當方便,在碼云托管個人項目管理也很便捷,而且能夠得到高效穩定的運轉。碼云的軟件眾包模式讓程序員擺脫制式思維,做開源軟件,用做產品的角度去做事,這樣做出來的軟件才更有市場。馬越表示,在開源中國眾包,我們能為每一個擁有技術的程序員提供技術變現的一整套服務。

碼云+軟件眾包的共享經濟模式,保證了開發需求和程序員技能的精準匹配,讓需求方和開發者直接對話,省去中間環節,降低開發成本,提高溝通效率。作為軟件眾包領域的領航者,開源中國將繼續堅持碼云免費原則,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為互聯網的發展提供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