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5個多月的博弈,蘋果終于妥協了,宣布取消第三方應用對個人打賞的分成,這意味著“蘋果稅”將被終結。在很多人看來,以微信、知乎和直播為代表的第三方應用打了一場勝仗。事實果真如此嗎?
在取消第三方應用對個人打賞分成的同時,蘋果還新增加了一條規則,應用開發商不得從打賞中抽成。也就是說,此前直播平臺無法再與主播們分成。看來,蘋果取消打賞分成并非迫于壓力。
取消打賞分成更像一個陰謀
從今年4月份宣布對第三方應用中的個人打賞進行分成,到取消這一霸道條款,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蘋果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這一態度巨變背后,肯定另有玄機。梳理整個事件的始末就不難發現,取消打賞分成是蘋果的另一個陰謀。
最初,蘋果宣布對第三方應用個人打賞進行分成,真正的意圖是為了增加營收。財報顯示,蘋果手機在國內市場份額不斷下滑,營收也連續6個季度下跌。除了手機業務外,iPad和Mac等硬件業務銷量也在不斷縮水。蘋果硬件業務全線飄紅,這對蘋果業績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如何拯救中國區的業績,是蘋果掌門人庫克必須思考的問題。
不過,蘋果硬件業務營收下滑,來自應用商店的收入卻在平穩攀升。援引財報中的數據,2016年蘋果應用商店在中國地區的營收為85億美元。的確,這一數據在蘋果去年的營收中僅占4%的比重,但85億美元營收產生的利潤比華為、OPPO等手機品牌一年的利潤還要高。更重要的一點是,蘋果應用商店在國內的營收正大幅攀升。數據顯示,2016年蘋果應用商店收入同比增長49%,2015年應用商店收入同比增長35%。由此不難看出,蘋果應用商店正成為蘋果業務版圖上的又一座金礦,這是蘋果推出打賞分成規定的市場背景。
按照此前推出的打賞分成規定,蘋果應用市場國內的收入一年保守可以增加近百億元的營收。而且,這近百億的營收幾乎全部是利潤,這對于業績低迷的蘋果而言無疑是一場及時雨。為了增加營收,蘋果固執的推出了打賞分成。幾個月過去了,很多第三方應用轉戰安卓平臺,包括微信。
毋庸置疑,如果蘋果繼續堅守打賞30%的分成規定,大量第三方應用逃離后必將引發大量用戶的逃離,這顯示是蘋果不希望看到的結果。為了阻止硬件銷量的下滑,并避免第三方應用逃離iOS生態,蘋果才會取消打賞分成。顯然,取消打賞分成更像是蘋果精心策劃的陰謀。
取消打賞分成引發生態變革
在眾多用戶為取消打賞分成歡呼時,忽略了蘋果推出的又一條規定,即應用開發商不得從打賞中抽成。這一不起眼的規定,會對國內知識付費生態形成一輪強烈的沖擊,一場生態變革也因此拉開了序幕。
由于微信公眾平臺并不會參與用戶打賞的分成,蘋果剛推出的“應用開發商不得從打賞中抽成”的政策對其沒有絲毫影響。相反,取消打賞分成后,微信公眾平臺基于iOS客戶端的打賞功能重新開放,微信打了一場勝仗。對于映客、斗魚和一直播這樣的網絡直播平臺而言,蘋果剛出臺的新規對直播行業將是致命的打擊。
眾所周知,很多視頻直播平臺,要與平臺上的主播進行分成,這一比例大約在3-4成之間。由于很多直播平臺的盈利模式過于單一,除了廣告外,與直播的分成是一塊很大的業務收入。一旦蘋果應用商店的新規落地執行,國內網絡直播平臺將失去分成這一塊很大的收入。此前,由于資本不看好網絡直播平臺這一新興的行業。失去了資本的輸血后,很多網絡直播平臺的生存非常艱難。如果再失去與主播分成這一項收入,這會加劇一些小規模的網絡直播平臺走向倒閉。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國內網絡直播平臺數量約200家,市場交易規模約為350億元,用戶數量達到2億人。激烈的競爭過后,國內網絡直播初步形成知識類、社交類等細分模式。按照網絡直播平臺的打賞分成,過去的一年網絡直播平臺僅分成就有100多億元的收入。這一筆收入,儼然是網絡直播平臺的經濟支柱。失去了資本的輸血,再失去與主播的分成,網絡直播行業被血洗亦是必然。
當然了,網絡直播平臺可以選擇去安卓平臺發展,逃避iOS生態禁止應用平臺參與主播分成的規定。只是,在蘋果取消了打賞分成后,主播們的收入更高了,哪位主播會心甘情愿去安卓平臺,與直播平臺分成?看來,蘋果是想挾用戶與直播平臺對弈。所以,打賞分成取消后,禁止應用開發商從打賞中抽成的規定,對國內直播行業而言就是一場大地震。
事實上,應用開發商不得從打賞中抽成的規定,對內容生產者是一種鼓勵,對參與內容分成的平臺是一種打擊。坦白說,禁止應用開發商從打賞中抽成,對國內網絡直播行業的影響最大,而且是負面的;對微博、知乎、今日頭條等知識付費平臺的影響是對內容價值的認可,一定程度上會促進知識付費經濟的發展。不難看出,取消打賞分成,已經引發了網絡直播和知識付費這兩大領域的變革。
就目前的現狀來看,取消了打賞分成后,大量用戶回歸iOS生態,蘋果因此會擁有更忠實的用戶,進而帶動硬件銷量的增長。從長久來看,取消打賞分成會讓蘋果失去一部分收入,但得到用戶認可的蘋果,仍舊是最大的受益者。放長線釣大魚,這才是蘋果屈服背后的陰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