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第二屆增材制造全球創新應用大賽”上,來自北京的兩位設計師葉天威和翁佳,憑著一組文昌君德化白瓷的創意衍生品,一舉獲得“消費品升級—文博文創”競賽單元一等獎。
葉天威和翁佳是北京中關村科技園“3D打印數字維創中心設計師俱樂部”的成員,他們主業是建筑藝術、環境藝術,偶爾也喜歡“搗鼓”一些有意思的文創產品。參加2019年增材制造全球創新應用大賽,是機緣巧合下的一次致敬文化的跨界創作。


當時,福建博物院有計劃將如油似玉的德化白瓷藝術展示并介紹給更多人認知,其中有一件“文昌君”坐像白瓷,走近細看,胎質潔白細膩,釉質乳白如脂,衣袂翻飛,超凡脫俗,是館藏中的白瓷精品。無奈由于它是中小型文物,少有參觀者能夠駐足停留,細細品鑒它的精美。因此,福建博物院有意邀請設計師運用新型的3D數字技術,從一種新的角度,設計創作文物新的展示形式,從而帶給觀眾一個新的視角,或者說讓參觀者能夠在一種自然的狀態下領略到小型文物獨特的藝術美。

(文昌君白瓷坐像)
葉天威和翁佳在了解需求之后,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個創作工具就是:3D掃描儀。在這個創作項目中,文物本身真實的形態美感是必須保留的,而3D掃描儀無疑能夠幫助設計師做到這一點?;趲追瑢Ρ群蛯嶋H預算,兩位設計師選擇了先臨三維品牌的EinScan-SE桌面3D掃描儀。

“EinScan-SE是一款性價比相當不錯的3D掃描儀,很好完成了我們此次創作的第一步,并讓后續的3D設計、展品制作、衍生品開發更加順利。”事后,葉天威如是評價。

獲取了3D數據,接下去就是設計師開腦洞的時候了。兩位設計師在創作中,不僅僅考慮到了文物的新型展示方式,而且更進一步把創意衍生品也列入了項目范疇,讓整個項目的創作更加立體、豐富,更加吸引人。

設計師通過一種蒙太奇的藝術手法,把文昌君坐像的局部細節放大,創作出了一幅長3.2米、高2米的白瓷藝術展示墻。瞬間,一件小型文物的視覺地位被突顯出來。

展示墻上的每一塊復制白瓷,都是經過了3D數據—3D打印樹脂—翻制石膏模具—注漿—燒制—上釉的技術流程,力求從形態、材質、觸感上都盡可能還原德化白瓷的特性。

(注漿后、燒制前的半成品)
兩款衍生品的設計概念和技術路線與藝術展墻和諧一致,同時又融入了更多層次的文化寓意。

文昌君,即文昌星,古時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這樣一套文具收納盒,讀書人必備!

厚重的歷史文化遇上首飾屆的時尚潮流,是怎樣一種碰撞?這套首飾給出了直觀的答案。
3D數字化(3D掃描)和增材制造(3D打?。﹥煞N技術,讓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之間的穿越變得輕而易舉,從而給與創新設計、智能制造巨大的空間。無論是工業制造,還是文化藝術,亦或生物醫療,設計師與技術工程師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創作自由度和創造可能性。
2020年07月15日,2020第三屆增材制造全球創新應用大賽正式拉開帷幕,讓我們期待更多優秀的設計師作品面世。
——先臨三維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