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半個多月的狙擊,新冠疫情的態勢基本得到控制。而在疫情防控之下,各大研究機構也開始關注零售、文旅、制造業等承受的現實壓力。其中,受居民出行率急劇降低的影響,零售業增速放緩,尤其是線下零售行業客流大幅減少的態勢尤為明顯。
但與此同時,以互聯網零售和“到家業務”為代表的零售業線上服務模式,靠著線上線下多渠道融合的優勢,在疫情期間的表現甚是亮眼。
零售業的增長不會因短期疫情而停滯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讓社會各界都回想起17年前的非典疫情。不妨先從數據層面看一下2003年非典對零售業產生的影響。
據中金宏觀研究報告顯示,2003年4個季度GDP增速分別為11.1%、9.1%、10%和10%,二季度GDP增速比前后兩個季度平均增速低1.5個百分點。中國經濟2003年二季度受“非典”影響最大,但“非典”并沒有改變當時經濟上行的趨勢。
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經過17年的發展,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已經超過了61%,國民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同時,全國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情況也穩定增長。這就意味著,零售業本身的增長,有著極為良好的宏觀基礎和人群優勢。
因此,眾多研究機構也對2020年新冠疫情下的零售業整體發展表示樂觀。一個最為直觀的現象是,在面對此次疫情時,線上渠道完善或線上線下渠道融合度較高的零售企業,遠比單純線下渠道要堅挺得多。
以人們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多的百貨公司品牌為例,因疫情發展,廣州廣百百貨旗下的廣百超市推廣使用線上購物平臺,而廣百超市線上訂單量大幅增加,甚至出現翻倍上升的業績;摩登百貨在2019年10月上線了一個小程序,之前主要當做客戶信息收集和推薦優惠商品的營銷工具,未曾料到疫情期間,成為線上銷售的主要力量。
日前,信達證券召開了電話會議,探討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市場的影響。會上,零售行業分析師李丹就表示,在2003年線上零售剛剛起步,電商、線上支付、物流都在萌芽狀態,而2019年社零總量中,線上消費占比為25%,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線上交易雖然也受到消費力和消費信心的影響,但不受居民流動性限制,所以受到的沖擊的激烈程度也較低。
正所謂“等風來”不如“追風去”,在零售業整體形勢向好的背景下,能夠主動擁抱多渠道全場景融合的企業,必然會掌握更大的市場話語權。
零售業化挑戰為機遇,關鍵在于“打破場景壁壘”
實際上,多渠道全場景融合并非一個新鮮詞,布局者多、躍躍欲試者更甚。然而,這種戰略經營模式能否持續,并為企業創造源源不斷的再生力,卻是一個令很多企業望而卻步的難題。當下疫情的嚴峻形勢,正是在考驗零售企業的“多渠道全場景融合”有沒有做好、做深、做透。
權威機構凱度消費者指數的研究顯示,疫情將進一步擴大對電商和O2O配送服務的需求,尤其是生鮮品類。而從商業業態來說,貼近消費者日常需要的社區零售業態也很有發展前景。在此背景下,未來的行業競爭中,O2O的服務質量以及整體數字化體驗將決定誰是贏家。
盤點近幾年來在多渠道全場景融合方面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蘇寧算是普遍被認同的一個。而本次疫情也是對蘇寧旗下各產業協同進行的一次壓力測試。
一方面,作為大型服務型企業,蘇寧要堅守崗位保障百姓的生活所需,發揮蘇寧易購、蘇寧小店、蘇寧菜場、家樂福等雙線渠道在身邊的優勢,強化在線到家服務;另一方面,基于電商、物流以及國際供應鏈等產業布局的優勢,蘇寧快速響應前線需求,把物資及時送達。
可以說,從抗擊新冠疫情的表現可以看出,蘇寧在多渠道全場景融合方面的布局,已經開始有所收獲。
這些收獲最直觀的體現是各方面的增長數據上。據悉,疫情期間,蘇寧到家業務發展迅猛,相關業務規模同比增長近4倍。大量消費者選擇網上購物,蘇寧易購主站流量在春節期間同比增長超過50%,線上蘇寧超市業務也呈現翻倍增長。線下門店則利用各類互聯網工具,通過14萬個線上社群進行產品傳播,社群轉化率超過25%,其中推客銷售額在春節期間同比增長迅猛,并且下單用戶超過三分之一為新用戶。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家樂福到家訂單同比增長300%,其中蔬菜訂單更是增長600%,為超過百萬顧客提供了到家服務。

(圖:疫情期間,蘇寧易購上線家樂福極速到家服務)
從蘇寧多年來的戰略布局中不難發現,雙線融合智慧零售一直都是蘇寧戰略中的關鍵詞,而這種模式成為了蘇寧在本次疫情中“轉危為機”的勝負手。
與此同時,經過多年以來的持續投入,蘇寧的自營物流已經具備雄厚實力,成為疫情期間業績增長的一大助力。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蘇寧物流全國倉儲面積1105萬㎡,“當日達”服務覆蓋全國78城,“次日達”服務覆蓋317城,冷鏈服務覆蓋270城,并與家樂福推動“快揀倉”升級,有力地支撐了蘇寧的即時配送。

(圖:蘇寧家樂福中國門店加強疫情防護,營造健康的購物環境)
此外,蘇寧通過免費開放旗下PP體育賽事版權、開放辦公軟件、開放快遞免費暫存等舉措,充分考慮用戶需求的方方面面,助力居家分流。
而在對外賦能方面,近日蘇寧正式宣布助農18項舉措,幫助農戶商品走出來、賣出去,給農戶在疫情的特殊時期增加一份保障。這項舉措也將聯合聯動小店、家樂福等蘇寧系力量,擴大銷路,穩定城市居民的菜籃子。早前,蘇寧金融也已緊急安排80億元資金,專項用于與疫情防控及人民生活保障相關行業的供應商、服務商、微小商戶提供融資支持,并開辟綠色通道,做到業務全線上辦理。一系列開放賦能的措施,也再次凸顯了蘇寧全場景布局的意義。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中國零售格局碎片化程度依舊很高,因此這樣的變化有可能推動現金流充足的企業進行更多的行業整合。本次疫情過后,相信零售行業的馬太效應會更明顯,利好已經具備雙線融合實力,擁有更深入人心的服務的企業。蘇寧當前的多渠道全場景融合模式,將會成為加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