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加入NFC(近場通信)模塊的Cool S1移動版線下首銷場面火爆,不到兩個小時即售罄。

而不久前某共享單車遭遇了假二維碼事件,一位濟南市民掃描單車上的二維碼后,單車沒有解鎖但是一直在扣費,珠海等地的用戶也遭遇了類似的陷阱。這次事件讓二維碼支付的風險暴露明顯,也再度引發業界對于NFC支付的關注。

NFC最早源于日本 應用廣泛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最早由索尼公司開發,是一種非接觸識別和互聯技術。日本有個專有名稱——Felica,含義為“幸??ㄆ?rdquo;,Felica可進行電子貨幣余額確認,充值,網絡購物,查看乘車的歷史記錄等。

在日本,NFC技術被廣泛應用在Suica,Pasmo,nanaco,waon,quicpay等各種電子貨幣上,可以在便利店等很多地方使用。技術上,通過跟索尼Felica購買一個USB接口的終端并簽約,之后Felica支付的金額會由索尼按月,按季,按年結算支付給商家。
手機端,索尼通過與Docomo、軟銀等移動通信運營商合作,將Felica內嵌于手機中,用戶進行相應設置即可綁定電子貨幣,實現移動支付的功能。商超購物和乘車繳費等都可以用手機支付,甚至能用手機購買電視節目。
國內NFC支付生態體系正在形成
曾有專家對比了NFC支付與其他移動支付方式的優劣,如下表:

可以看出,NFC支付在支付安全性、速度和無網支付上,優勢明顯。
在推廣模式上,以Docomo、軟銀為代表的移動通信運營商是日本移動支付鏈條的主導方,相關標準也由運營商統一制定,但在國內這種模式無法復制。更有效的方式,是建立由運營商、手機等終端廠商以及商家在內的產業鏈各方協作共建的生態體系。

目前中國移動推出了和包(NFC)業務,辦理該業務的用戶乘坐公交可刷機支付,在商超購物也能享受一定的優惠。
酷派推出的Cool S1移動版加入了NFC模塊,并入圍首批中移動戰略定制機型。來自終端廠商的推動讓NFC日益普及,運營商與終端廠商的合作成效明顯。
隨著以Apple Pay為代表的基于NFC技術的應用普及,用戶、商家、運營商以及終端廠家也終將打成一片,為移動支付開拓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