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微播易繼續受邀,擔任第8屆金鼠標廣告終審評委,周末剛剛結束。盡管不能透露最終結果,但在過去一年時間中,數十萬、上百萬廣告案例中遴選而來的案例面前,還是感知到了許多行業發展趨勢。不妨詳細展開聊聊:
短視頻、直播成為核心打法
今年參與了其中四個類別的評審,在結束一天的評審工作后,我將所有案例全部調出來,一一數了數,發現含直播和視頻的項目占去了80%比重。
在去年我承擔另一廣告獎項的終審評委時,也曾統計過,印象中比重可能不超過30%。這幾乎相當于一個飛躍:從配角地位一躍而成主要媒介。幾乎可以說是無視頻不傳播,無視頻不廣告。
值得留意的是,這些項目背后多具備兩個共同特點:
a、 重資源(尤其是微博、微信)都在圍繞直播、短視頻項目展開;
這是我們所強調的跨界和融合玩法,不過圍繞的中心媒介直接變成了社交視頻。
b、 投入資金量非常大;
這充分顯示出了行業的信心。記得2016年時,微播易在所有場合都在呼吁說,以短視頻和直播為代表的社交視頻浪潮就要到來,但當看到這些變化仍然震撼不已。
行業的速度已經快到了不可想象。預計在2017年,這股浪潮會自上而下,再也抵擋不住。
搭熱點和搭名人明星目前仍是一個重點
不過,可能僅僅是暫時
在無數視頻和直播相關的案例中,名人明星的使用占比非常大,粗估超過6成,和熱點結合也占據了很大一個比重。
不過,根據過往微播易對社媒發展規律的了解,名人明星在走過初始教育的階段后,占比會下降迅速,垂直、專業的視頻類自媒體和網紅會開始迅速上升。
有意思的是,中間休息時,幾個評委也圍繞里面一兩個名人明星案例小范圍交流經驗,都感覺特別可惜,因為稍微擴展一點點,就能取得更大效果。但其中一位曾經主導過類似投放的評委一言就幫大家解釋清楚了疑惑:
在這個預算范圍內,能搞定明星就已經消耗了大部分的精力,能執行完成就已經算是大成了。
這也算是一個小小的遺憾。
社媒領域的投放已經成為主流
其實前面兩個已經說出了第三個特點了,不管是追熱點,還是名人明星,及配合這兩項所作的投放資源匹配,都可以看出企業在無條件重視社交網絡,重視直播和短視頻。這就不再重復了。
內容風格更貼向粉絲
去年此時,代表微播易做另一廣告獎項評審時有一個強烈感受,即能看到好的傳播案例都在強調用戶創造、內容和素材從用戶中產生,今年這個感覺依然如是。
但在視頻的大浪潮下,還會感覺一種強烈的沖突:部分視頻的拍攝一看就是傳統的廣告手法,這在平時根本感覺不出什么。當在無數優秀案例中,對比一下子就非常強烈起來:
社交視頻突出用戶參與和感受,因此,策劃的出發點在哪\怎么做的創意策劃,就變得非常關鍵。如果是傳統手法,意味著出發點是企業,如果來自粉絲,那么明顯鏡頭語言和風格會完全不一樣。后者更活潑,用戶更有共鳴。
如果非要說一個變化,就是今年越來越多創意的出發點,都是在追求和粉絲一起嗨。
先發優勢開出了新的時間窗口
現場評審時,有兩個案例和明星、熱點事件沒有任何關系,直接估算投入金額也不大,但是評審們一致給出了最高獎項的提名。
觀其原因,和視頻帶來的沉浸感、參與感、深度認同感有很大關系。
這家企業是一家非常傳統的公司,類似的還有多家傳統公司都有許多案例入圍。相比微博、微信,對視頻的嫻熟理解使得他們在這個風口上,更鎮定自若,底氣更足,畢竟和電視廣告打了多年交道的他們,經驗異常豐富。再加上解決創意出發點這個問題,幾乎如虎添翼。
因此一個小觀察,過去企業看待微博和微信束手無策時,今天社交視頻(包括短視頻和直播)的大熱,終于提供了一個新的面向更多行業的時間窗口。這對他們來說,反而占盡了先發優勢。
到最后全場大獎評審的時候,我坐在一旁觀察其他評委們的感受,每當幾個案例相持不下時,評委們就會打開視頻:喏,你看這段視頻拍的多么好!視頻和直播成了影響用戶、路轉粉的最佳武器。
最前沿的行業信息 關注微播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