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蘇州,除了譽滿江南的園林,還有不太懂的江南小調,但語調甚是好聽。蘇州“閑話”結尾有一個“哉”字,道盡吳儂軟語的溫柔婉轉。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的遷移,蘇州“閑話”逐漸式微,會講地道蘇州話的人越來越少,小孩子也只會聽不會說,而一些大學生甚至完全不會。可見,蘇州話面臨著現實的難題——如何保護和傳承?

訊飛輸入法于2017年發起“方言保護計劃”的公益行動,旨在通過“A.I.+公益”創新方言保護形式,引起大眾對方言保護的關注。此外,微信上線“我AI說方言”小程序方便大眾隨時隨地上傳方言,遠在他鄉的你也能與家鄉建立起聯系。截至目前,該計劃累計參與人數超過800萬,實現23種方言識別和11種方言合成,對瀕危語言、方言系統進行語言的完整復制。

8月6日,訊飛輸入法聯合蘇州圖書館,發起“蘇州方言專項計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強化保護蘇州“閑話”。“蘇州圖書館從2012年起就開展蘇州方言保護相關活動。一座城市的圖書館肩負著弘揚傳統文化的責任,我們將利用圖書館的豐富資源,做好社會教育。”蘇州圖書館副館長陸雪梅說。

基于此,訊飛輸入法與蘇州圖書館持續合作,在訊飛輸入法“方言保護計劃”官網上線100堂方言公益課。

目前,蘇州圖書館已經更新八期“珍享學”蘇州方言公益小課堂,訊飛輸入法也將在官網同步更新。一直以來,蘇州話與蘇州文化緊密相連,評彈、昆曲、蘇白小說都是有蘇州話元素的。如果方言逐漸遠離我們的日常生活,那么地方文化也會變得越來越陌生,甚至遺忘。而今訊飛輸入法與蘇州圖書館聯手創新方言保護形式,一定能讓蘇州話重煥生機,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