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撕B蔚然成風的今天,創維是被遺忘的角落,曝光率和市場占有率完全不成比例。即使創維酷開的王志國幾次公開對樂視放炮,聲音也還是太小。
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對樂視倒是毫不掩飾的欣賞,最近,他在接受黃燕的采訪時稱,覺得賈躍亭“還是一個認真做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
在楊東文看來,樂視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傳統企業學習:
首先,樂視為彩電行業注入了活力,給所有彩電企業做了推廣。電視機曾經被誤認為夕陽產業,現在大家公認它是朝陽產業了,滲透力、影響力、關注度都有很大提升,電視重新成了老百姓關心的熱點。
第二,樂視通過全產業鏈的方式來競爭,確實給我們只靠硬件賺錢的思維帶來了很大沖擊。互聯網這塊目前政策還是比較寬松的,管制壓力比較小,所以有各種各樣的技術、商業模式和想法出來,不斷迸發出創新的活力。賈躍亭提出了硬件+內容的模式,而且很認真的在實施。做這件事需要夢想,更需要勇氣。
第三、樂視的品牌傳播方式也值得學習。原來我們都是通過電視、傳統媒體做廣告,樂視是通過社交媒體、互聯網、粉絲活動迅速推廣,品牌認知度和美譽度快速提升,給我們很大借鑒意義。
第四、樂視通過電商、互聯網的方式來進行新的渠道銷售,把價格拉低、迅速放量,對我們線下的價格體系、經銷商沖擊很大。在可控范圍內的價格戰,樂視短時間內獲得了預期銷售量。在銷售環節的費用樂視比我們低,效率比我們高。樂視在JD、天貓的費用大概在10個點,自己官網更低,彩電企業走國美、蘇寧大合同就要20個點,加上其他費用會有34、35個點。
2015年樂視如果賣到300萬,康佳和長虹會有很大壓力,創維今年國內會做到1000萬,加出口有1500萬臺,和去年基本持平。樂視提出明年要賣600萬臺,如果能實現還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做電視要500萬臺才有可能掙錢,因為資本量大,環節更長。
楊東文強調,樂視模式已經得到了市場初步認可,但還需要繼續觀察。
首先資本市場已經認可樂視,股價這么高,上市五年樂視網市值千億,在業內沒有幾個企業能達到。
此外,樂視還聚集了一批來自各個領域,人格獨立、能力出色的優秀人才,這和賈躍亭個人有很大關系。一個團隊的領導人要有吸引力,才能凝聚人才。最終創造價值的是人而不是錢,人非常重要。
我們現在也在往這方面走,酷開已經完全獨立,30%股權給團隊,70%是集團的,這個比例不低。酷開就做智能硬件,后臺的運營和維護,未來目標肯定是要獨立上市,不過需要解決關聯交易等障礙。
大企業和創業公司沒有可比性,必須要一個新的平臺,另起爐灶。但大企業也有好處,家底厚,控制在預算范圍內,就可以讓年輕人去闖,說不定就走出一條路,控制預算范圍之內。大企業就這點好,家底厚。當然能不能闖出來有很多條件,還要有一點運氣。
第三,關鍵的財務指標,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不足,全靠資本輸血撐著,這種模式能不能走下去?目前還不好說,需要繼續觀察。一個商業模式不能產生經營性現金流的企業絕對長久不了。現在很多創業公司融資,融到B輪還沒有人投就死掉了,就是因為沒有經營性凈現金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