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周末 曾高飛
2016年7月18日,新美大獲得華潤創業聯和基金戰略投資,雙方宣布建立全面戰略投資合作,在外賣平臺探索互聯網+零售新業態
受益于美團網與大眾點評網在2015年10月合并后占據80%以上市場份額的壟斷地位(合并后的新公司簡稱新美大),新美大估值再度火箭般上躥。
2016年1月,新美大宣布完成33億美元融資,由騰訊、DST和摯信資本領投,國開開元、今日資本、Baillie Gifford、淡馬錫和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等跟投。
或將大于33億美元的新金額
2016年7月18日,新美大獲得華潤創業聯和基金戰略投資,雙方宣布建立全面戰略投資合作,在外賣平臺探索互聯網+零售新業態。與過往多輪融資不同,這次雙方對融資金額諱莫如深。比對新美大在融資上后一輪比前一輪都水漲船高的優良傳統,筆者猜想,這輪融資金額應該不比上一輪33億美元低,否則,對新美大的發展和價值來說,就是一種否定。
兩輪天量融資,估計足以讓新美大CEO王興長舒一口氣,繼續燒錢圈地的快樂游戲了。
互聯網創業,先不求利潤,只求規模。創業團隊推出一種商業模式,找來資本,用錢開道,燒錢圈地,搶占用戶,吹大估值,然后繼續融資、燒錢、融資的發展模式。何時能夠盈利,他們似乎不那么關心,因為燒的不是自己的錢,所以談不上心疼。融資成為了互聯網企業的運營命脈,一旦融資失利,就意味著資金鏈斷裂,經營難以為繼,以前所有投入都打了水漂。
前后融資高達百億美元
在不斷燒錢圈地的發展模式中,新美大算是運氣不錯的,獲得了不少資本青睞。2010年3月美團創立之初,就獲得了天使投資人王江的種子投資,并在當年完成A輪融資,獲得紅杉中國1200萬美元投資。從那以后到現在成立的6年時間里,美團不斷獲得資本青睞。2011年7月,美團完成B輪融資,金額為5000萬美元,領投方為阿里巴巴、紅杉中國、北極光創投,華登國際參與跟投。2014年5月,美團完成C輪投資,約3億美元,由美國泛太平洋集團領投,紅杉參投。2015年1月美團獲得D輪融資,總額約7億美元,具體投資方沒有披露,只有確認紅杉中國跟投。2015年9月,美團獲得E輪融資,金額約15億至20億美元,具體投資方不詳。粗略估算,這幾輪下來,美團網融資總額在30億美元以上。
大眾點評網發展套路與美團網如出一轍。大眾點評網2006年獲得紅杉中國的首輪100萬美元投資;2007年,獲得Google400萬美元投資;2011年4月,獲得摯信資本、紅杉資本、啟明創投和光速創投聯合投資的1億美元;2012年,完成第四輪融資6000萬美元;2014年,獲得騰訊4億美元戰略投資,占大眾點評20%股份;2015年4日,大眾點評網宣布完成新一輪8.5億美元融資,華興資本擔任財務顧問,投資方包括小米、騰訊、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萬達集團和復星集團。粗略估算,融資總額約為15億美元。
融資上癮:頻率越來越快,規模越來越大
在合并成新美大后,這種發展模式被發揚光大。唯一不同的是,估值越吹越大,融資金額越來越大。粗略計算,到第六輪融資結束,雙方融資金額總數已經接近80億美元。盡管第七輪融資具體數字不詳,但按照資本運作的傳統思路和規律,第七輪融資不比第六輪融資金額的33億美元低。這樣一算,新美大林林總總的融資加在一起,應該在120億美元以上。將其換算成人民幣,估計離一千億元人民幣相差不遠了——這種燒錢方式,足以讓任正非、柳傳志、馬云、王健林……這些中國一流企業家瞠目結舌,嘆為觀止。
從融資頻率和數額可以看出,新美大已經融資上癮,融資成為了新美大的運營鴉片,有了融資就有了精氣神;一旦斷奶,就可能出現資金鏈斷裂,導致經營風險無限上升。換句話來說,新美大一直靠輸血維持生計,還談不上造血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