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消息,對于此前外界華為大規模裁員傳言,華為副總裁林睿琦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華為員工數量相對所面臨的行業未來,“談不上臃腫、離規模性裁員還很早”。
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微軟、IBM、三星等裁員人數都達到1萬以上。10月份有傳聞稱,華為將啟動裁員計劃,按照淘汰機制,將人員控制在15萬人。隨后,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清華大學演講,華為董事、高級副總裁陳黎芳在北大發表“校招”宣講。余承東說:“2016年華為將從全國各大高校中招聘將近1萬名應屆畢業生,起始年薪最高可超過35萬元/每年。”陳黎芳拋出的“橄欖枝”更加誘人:加入華為第一年的“零花錢”是多少?陳黎芳透露,當然本科和碩士,包括每個人的能力不同,從14萬到17萬起薪,最高到35萬元/每年。
據悉,目前華為約有17萬員工,研發員工占總員工約45%,在海外聘用的員工總數超過3.5萬人,海外員工本地化率達到75%。林睿琦稱,“華為沒有裁員計劃,所謂劃定淘汰比例、控制公司總人數消息也是不正確。”
而華為董事長任正非在“經濟形勢不樂觀,不盲目發展”的談話中稱,不要盲目擴張加人,要以提高效率為中心。任正非說,他不同意盲目擴張,還是要以提高效率為中心,不需要做那么多產品,踏踏實實的把幾個做好,然后把人數減下來:
“人少好過年,要那么多人來吃飯干啥,人少賺了錢好分啊,華為公司最肥的時候是小公司時候。我們不需要這么多人時,拼命亂進人,進來又用不上,這些人最后還是辭職離開公司,我們花了大量的錢培養了自己的競爭對手。對于小產品線,活自己干,錢自己賺,把技術再干得精益求精,直到有一天需要讓你們發展的時候,有你們這些架子師,可以再擴充為整裝師。現在不要再增人,我不會支持的。”
“在獲取人才方面比以往容易得多”,林睿琦稱,華為“以奮斗者為本”核心價值觀,已得到了跨國家、跨意識形態認同,一個例子是外籍員工也自愿加班。現在排隊投簡歷“選擇華為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有穩定、有競爭力收入來源,為華為工作在各個國家都是挺光榮一件事。
目前,華為推行“員工虛擬持股計劃”引發媒體關注,而通過這項計劃,有超過8萬名中國籍員工成為該公司股東。據透露,目前華為有公司級院士(Fellow)14名、各領域專家2000多名,近三年約有700名世界頂尖科學家加入華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