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形成一個很規則的生鮮電商流程,找到奇葩生鮮、社交網絡做團購、精準城市社群引爆、大數據采集局域市場信息,再來一發爆款,如此循環。

盡管頂著亞馬遜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光環,但美味七七還是在4月倒在生鮮電商沖刺戰中,成為今年以來第一個倒下的重量級生鮮電商。
盡管亞馬遜也敘述著自己只是做了筆失敗的小投資,但其實,真正亞馬遜的光環也沒有多少神跡。這不,4月18日,據美國金融分析網站Fool.com報道,亞馬遜旗下的食品雜貨送遞服務AmazonFresh推出九年后仍沒有明顯起色,其主要原因在于服務價格、食品本身特性以及地理因素。
生鮮電商,一個世界級的生存難題,怎么破!才能活?
燒錢or等死!亞馬遜告訴你,很苦
在互聯網行業,有個很不好的潛規則,就是燒錢。每一個入局的公司,都在等著對手們燒錢燒死的那一刻,好來收拾殘局。
傳統電商如此,在線視頻如此,當下的O2O也是如此,生鮮電商更是如此。美味七七其實就是先把錢燒完的那個先烈。從2015年至今,倒下的生鮮電商也不在少數,如水果營行、特土網、采購兄弟、后廚網、小農女、慢品時光、卡卡鮮、菜管家、吉哆生活網、優菜網等,其實從表面證據看,也都是如此。
能持續燒錢就能活下去嗎?前面提到亞馬遜燒了9年前,活是活著,但也只是進入了美國五大城市群,在快遞業最成熟的地方才能真正有效保證生鮮品質和種類,且依托亞馬遜巨大的用戶群,依然活的艱難。
所以,評論認為,亞馬遜的生鮮電商目前也頂多只能算進入了這一領域,在美國食品雜貨行業總銷量中僅有0.8%的市場份額。這個苦啊,還不知道要挨多久。
而在中國,整個市場無論是從冷鏈還是產品供應都不完善的情況下看,能比亞馬遜玩的好到哪里去呢?
與其做大而全,不如從找個奇葩慢慢來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農產品電商接近4000家,其中僅有1%能夠盈利,7%有巨額虧損,88%略虧,4%盈虧持平。在京東集團副總裁鄧天卓看來,生鮮電商最重要的是解決供應鏈難題。生鮮品類下面有很多細分品類,肉類和水果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不同水果間的供應鏈要求又可能千差萬別。
但這幾乎就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了,盡管許多生鮮電商都號稱正在破解此難題,如倒閉的美味七七就祭出了萬平米倉儲、自建農產品基地、自建物流冷鏈中轉站和線下實體店,其他不少公司也紛紛開辟自己的生鮮專屬采購點、到居民樓下的各種帶溫控功能的快遞柜等。結果反而進一步加大了自身本來就已經沉重的負擔。大而全卻沒有多少特色的生鮮電商又如何能吸引顧客興趣呢?
一個問題遠比供應鏈更亟待解決——我必須知道,我為何非要選擇在你這里購買水果?
僅僅一個價格便宜并不能回答問題,只會陷入價格戰,反而是最初階段生鮮電商的玩法給出了解決方法——刷爆款。如順豐、京東、天天果園和本來生活等電商在2013年打得火熱并延續到2015年的海外直采車厘子大戰,對此,天貓電商平臺喵鮮生負責人樂覺就曾表示,生鮮電商花精力去推1-2款主打商品,是從帶來關注度的角度考慮,基于價格和體驗度,消費者會主動傳播,就能為網站帶來新的用戶。
其實,這并不僅僅是帶來用戶,而是用爆款的方式來破解供應鏈的難題。不僅可以最大限度的減輕供應鏈的負擔,測試和發現整個渠道銜接中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一旦一個產品做到極致,讓用戶從此只在網上購買這個產品,就是勝利。
至少,當年的褚橙、車厘子已經做到了這一點。只是后來大家都從生鮮的垂直極限品類沖擊全品類,反而一下子陷入了當年賣書的當當快速轉型全平臺后的那種尷尬。
從線下稀罕的生鮮產品中找突破口,用“奇葩”的生鮮從線下門店處爭奪顧客眼球,這就是邊緣化創新。從一個奇葩,到更多的奇葩,讓奇葩進入尋常百姓家,而不是只是高端享受,這樣的生鮮電商,才真正能夠有人愛。
跨界模式的引入,或能破解刷爆款難
刷爆款,許多生鮮電商都在做,也都在尋找奇葩的生鮮來刺激眼球,可市場依然沒有真正打開,爆款越來越難刷。有時候這就需要跨界的力量,進一步邊緣化創新。
比如此前上線的“本來拼團”人人店,僅10天時間,成單數量已超過13000單,且以每天千單的數量在不斷增長。這個本來拼團的東家背景很深厚,就是那個當年捧紅了褚橙順便捧紅了自己的生鮮電商本來生活網。
可它這個拼團+人人店的模式,為何紅火呢?其實就是借助一個微信端的分銷平臺功能,用其實并不陌生的團購方式,在微信這個社交網絡上,實現了朋友之間的共同拼團,自主傳播。
好處呢?爆款其實就是口碑,而口碑只有在真實的朋友之間才能得到真正的傳播,這就是營銷的本質。而拼團+人人店,則是生鮮電商從過去的團購和社交微商里,跨界嫁接出來的成功,而不再非要褚時健這樣的大拿和勵志故事加持。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專門針對某一特定區域進行爆款引爆,也可以降低供應鏈壓力,在不同的地區引爆不同的爆款,進行不一樣的測試。
在個人看來,這其實也可以形成一個很規則的生鮮電商流程,找到奇葩生鮮、社交網絡做團購、精準城市社群引爆、大數據采集局域市場信息,再來一發爆款,如此循環。
最終呢,各種爆款刷成習慣,也就逐步成了全品類了。這遠比一口吃成胖子,結果針一戳就爆,更實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