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90后股神”之稱的姚尚坤在新浪微博發表為app眾籌微股東一文。據姚尚坤介紹,他這個app玩兒的是眾籌,但凡你入股,他日獲風投大賣,回報自然來;對于app前景,姚尚坤言談中透露著謎之自信,并稱在未來兩年內打造成估值過億的大學生類app。但換言之,這個app的成本似乎也與眾籌的結果有著直接關系了。
以下內容摘自姚尚坤新浪微博:
【app50名微股東,再眾籌!】
【有意參與進微股東團隊,對app項目有意向的朋友可以了解本文中的投資股份?!?/p>
【app原始投資股份一共只針對網絡公開開放五股,個人一股起投,最多持有兩股!】
【投資股份將隨機緣完成,不做特意推廣介紹,所以請各位真正看好項目的朋友】
【全部了解完本文確定意向后,再聯系我具體詳談確定投資股份!】
回顧這六年創業,網游私服、房地產、金融等等,每個項目無論難或易都被我做了下來。
可能對于仍在起步階段的創業朋友來說,我既有傳統項目,在創業上至少算是盈利成功了,90后的身份也不斷為我博取了很多關注。
但對比金字塔尖的一些90后創業者,我想我不該僅局限于此,我仍然需要進入到更大的格局舞臺,既然每個領域都會有人能做好,為什么不可以是我?
最看重app項目的其實是,可以將自己所有的能力和流量,最大化的展現在自己的平臺之上,自己掌握整體項目主導權。目前狀態來說,無論是對流量還是對盈利轉化,都已經對應有了自己的一套把控體系和相應的項目,就微博而言,我能調動的流量不敢說有1000萬,至少100萬毫無問題。
但是,app是個機會的同時,新出app的定位尤為重要!
早在今年六月份我為留守兒童舉辦一場公益眾籌短短2小時完成26萬元的額度,順勢也在朋友圈上發了個文章,做了app市場的需求調查,三十多萬人瀏覽,給出了上千條建議,各個類型的都有。也曾經猶豫過,到底該做什么樣的一款app才能滿足所有用戶呢?
如果做大學生相關的app,若大學生畢業了呢,又怎樣留住用戶?
只做細分領域市場,如果你也去做一款微信這么大的app,的確滿足了所有人的使用,但你覺得你能競爭的過這些BAT大頭嗎?另外對于項目我們只需專注我們該去做的就行,而不要太去把精力放在那些我們不可控的因素上!
只要app的新用戶量>流失的用戶量,那么項目就可以持續良性發展!
我就發現,很多事情,之所以別人做成了,不是他們真的解決了所有問題,不再遇到相關瓶頸,而是他們的格局和思想已經超越了所謂瓶頸,他們敢去干!
關于APP:
這兩個月我們在不斷研究各個細分領域的大學生app市場,
10月12號的時候我們正式定下了定位,APP主要功能定位大學生實名制二手物品交易,以此為基礎上開發以興趣為聚合部落型社區交友以及大學生兼職服務等子版塊!
目前app已開始設計,預計2016年初正式上線。
整個二手交易市場app一共大概25款左右(二手車等不算在在內,不跟我們在同一競爭范圍),做的最好的是閑魚app,淘寶官方二手類目開放的app,但它并不細分針對大學生,且整個app內容里太多廣告信息,沒有真實二手的交易樂趣。
整個二手交易市場的app其中大概只有七款是細分針對大學生校園二手,
再其中除校園二手,校園二手街,不閑三個app,其他細分針對大學生二手交易的app對這塊市場還不是十分重視,軟件版本基本上停止更新于2014年,其次這三款保持更新的app時間最長的也不過才發展了一年。
至于大學生市場有多大,以二手交易此實用功能加興趣社會部落型交友贏得用戶后能做些什么,不作描述,相信懂得人自然懂。
關于眾籌,
關注我的人,可能都知道,
今年六月份末我為留守兒童舉辦一場公益眾籌短短2小時完成26萬元的額度,瞬間爆滿,吸引了很多圈內圈外的朋友關注。
這次眾籌,我用了個“再眾籌”的標題,
其實,這也將是我在網絡上的最后一個眾籌項目,
未來一年,我不會再做任何新的網絡項目了,
專注這款app。
本次眾籌詳情:
一,微股東
眾籌費用:5000元/人
眾籌時間:2015年10月13日 至 2015年11月13日
微股東名額:最多限50人
微股東八點權益:
1,享有app內測版內測體驗權限,但不參與app發展管理規劃;
2,app季度發展總結,了解學習app整個進度的推動和推廣發展;
3,后期app對外開放盈利點時,微股東優先加入;
4,微股東整體占股app百分之五股份;
5,一年內,若app獲得A輪風投,將返還微股東本金的同時,按當時app市值估價發放分紅;
6,一年內,若app未成功獲得風投,將同樣返還微股東本金;
7,每位微股東均會出現在app官網的微股東榮譽名單中;
8,公司會與每位微股東均簽訂正式協議。
二,投資股東
開放股份:本輪眾籌同時額外開放五股初始股
每股價格:每股價格5萬元!
股份限制:每人最多占2股!
投資股東權益:
1,同樣享有微股東的第1、2、3、7、8條權益;
2,只占股份,不參與app發展管理;
3,風險共擔。
4,享有主流媒體報道
后注:
對于眾籌,我最看好的一點,
是關于它的品牌故事效應,以及它的凝聚力,
所以對于眾籌資金,無論多少,我都會給予保障協議,
投資股東給予的股份較大,
所以只按照風險共擔投資股東來對待。
但是還是那句話,一切的形式都只是外在,
我希望每位加入眾籌的微股東,是真正想參與進做好一件事的,
而不僅僅只是想資金回報,
這也是我在權益里對獲得風投后微股東能獲得的利益不做描述的原因,
我希望一群人參與一件事時的初因,都要純粹一點。
一群人,一件事,一個目標,
我永遠堅信這樣的品牌與故事所帶來的項目推動力!
其他問題補充:
1,由于時間問題,請每位意向的朋友先了解完全文盡量確定加入后再聯系;
2,不接受無休止的咨詢,特別猶豫的朋友請不要聯系,最多只接受每個人咨詢一次,希望理解;
3,每位加入的朋友到賬資金后請及時通知我;
我需要及時登記各位資料正式確定相應名額,隨后會安排大家進管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