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1日-23日,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的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作為亞太區域最具規模、最為專業、最有價值的行業內標志性品牌活動,本屆大會以“產業融合,互聯共享”為主題,匯聚了鳳凰網、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谷歌、聯想、IBM、GE、中國電信等行業領軍企業以及包括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中國工程學院院士柴天佑、中國互聯網協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黃澄清等在內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在“互聯網+”背景下,互聯網與傳統產業如何深入實現跨界融合。
在23日上午舉行的,本次大會級別最高的國際高峰論壇上,鳳凰網高級副總裁徐進受邀與IBM、谷歌、GE、中國電信、阿里巴巴等高管一同就《互聯網+推動產業創新變革》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徐進作為互聯網媒體行業的代表,以“互聯網+時代的營銷變革”為主題發表了演講,不僅深刻解讀了“互聯網+”時代的營銷發展趨勢,還向大家揭秘了鳳凰網如何在“營銷難”的時代背景下不斷實現自我超越。

首先,徐進認為,在互聯互通的時代下,人與人、人與物、人與服務,甚至物與物、服務與服務高度互聯,同時虛擬和現實、線上與線下、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相互融合、連接為一體,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態改變。在“互聯網+”時代,大眾主動或被動的卷入到網絡浪潮之中,其本質就是各種關系的加速重構。如果說,“+互聯網”是行為模式的重構,即通過新的技術、媒體,改善渠道,優化效率,增進溝通,那么“互聯網+”則是重構整個社會、企業與人的關系,從而產生新的商業模式,包括產品、銷售、服務、傳播、渠道等關系。
在“互聯網+”時代,零售、廣告等行業都是這個時代的踐行者。以廣告行業為例,2014年互聯網廣告營收規模超過1500億,而傳統廣告的衰落達到了4.7%的負增長。在這背后,實際上對應的是整個產業鏈條的變化。從1997年IBM投放的第一支Banner廣告到2014年,市場規模創造了從十億、百億到千億的時代。

在全新時代背景下,鳳凰率先完成了“互聯網+”時代的全媒體布局,包括鳳凰網PC端、手機鳳凰網、鳳凰視頻、鳳凰新聞APP、鳳凰FM以及鳳凰注資的一點資訊等,現已影響了近5億網民。與此同時,鳳凰也完成了“優質內容+優秀算法”的整體布局,實現了從資訊到購買,再到整個產業鏈條,以及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的整個產業布局。也正源于此,在2015年6月公布的世界品牌實驗室 2015《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鳳凰品牌價值達到403.92億,繼續保持非官方媒體第一名,彰顯了鳳凰品牌的強勢影響力。
從1980年到現在,中國經歷了從傳統的媒體時代到互聯網、再到移動互聯網、再到今天“互聯網+”時代的變革,營銷思維也在因此不斷演變。從最初期的“內容+形式”,到“內容+關系”、再到“內容+服務”、“內容+場景”,“內容”始終是營銷的最主要因素,調研顯示,60%的廣告表示愿意主動增加內容方面的投資。
以內容為核心的同時,在包括DSP、多屏互動、搜索引擎、VR、人臉識別、體感等技術推動的前提下,鳳凰的內容傳播變得更有影響力。眾所周知,內容的來源首先來自社會的渴望,比如GDP與PM2.5的沖突,才讓柴靜的《穹頂之下》能夠引發巨大反應和集體共鳴。在2014年的鳳凰大數據系統中,包含了十個關鍵詞。這十個關鍵詞代表了近五億網民在鳳凰網瀏覽行為方式的軌跡,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關鍵詞,鳳凰網才能找到更好的內容與品牌做連接。
因此,鳳凰網倡導以人為中心,要與人生活緊密連接。正是因為內容源于大家最關心的東西,并且呈現在集權威性和公信力于一體的鳳凰網平臺,所以,如果將這些內容轉換為品牌故事,無疑就提升了品牌的可信度,并且能夠幫助品牌建立影響力,增加消費者共鳴。在這個基礎之上,鳳凰網推出了原生營銷的概念,其核心就是構建了品牌、社會趨勢、人、媒體之間的自然融合平臺,通過大數據的系統,優質、差異化、稀缺的內容,來構建短期的爆點和中長期品牌的價值。
截止2015年,鳳凰網原生營銷已經打造了一百多個成功案例,GE中國、奔馳SUV Family、凱迪拉克、洲際酒店、福特翼搏、福特蒙迪歐、上海通用邁瑞寶、中信國安尼雅、自然堂、飛利浦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均涵蓋其中,并在去年斬獲了行業最多的獎項。
在隨后的一支視頻中,徐進向全場展示了鳳凰網與8個行業領軍客戶的原生合作案例:與邁銳寶一起“致敬時代前行者”,與一汽大眾奧迪共建“未來頻道”,為奔馳探索“中國的騎士精神”,為微軟暢想中國白領的“簡亦人生”,與中國移動一起尋找“新的生活夢想者”,與GE一起“讓創新融入生活”,與3M共同“捍衛童年”,與飛利浦記錄最真實的“醫”。這就是鳳凰的原生營銷,這就是鳳凰再造的生活場景。
最后,徐進在演講中以這句話結尾:“鳳凰網一直在講述著原生營銷,其實最核心的就是構建品牌跟人平等對話的平臺。‘互聯網+’最根本的還是回歸到以人為中心,彰顯用戶的價值、重構社會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