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和更迭速度更是如此。近日,百度副總裁朱光在哈爾濱工大學分享了百度”快人一步”的布局和發展現狀,稱百度的優勢在于布局未來。
廣建產品線,永遠快一步
“在我們的內部文化當中,有種說法叫‘百度永遠離破產只有三十天’,因為一旦建立一種新的模式或是出現新的應用,可能第二天幾億人就不用搜索了,這種巨大沖擊在互聯網界屢見不鮮。”朱光表示,在外界眼中的“巨頭”百度其實有著很強的危機感。
如何去化解這種危機?朱光表示,百度的做法很積極,“我們通過在技術、產品等各個方面布局,不斷實施創新嘗試,目前百度已有上百條產品線同時在做創新嘗試,雖然有些產品都是不掙錢的,但是我們還是要堅持。”
談到堅持的原因,朱光更為坦誠,“我們希望能得到海量用戶,并確保下一個網民最受歡迎的產品,也許就在現在不賺錢的產品里或者是雛形就在這兒。并且,我們做很多產品線,最大的收益者其實是用戶,他們能充分享受百度帶來的免費互聯網服務。”
重視技術,研發投入超過蘋果和谷歌
百度不僅有針對用戶的海量應用,還在向未來布局,力求在大數據、人工智能、語音識別和圖象識別等最前沿的科技領域下足功夫。
百度現在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深度神經網絡,百億級參數的百度大腦。同時,亞洲最先進的云計算中心也在百度,云計算是技術架構的最底層,上面是數據庫,最上面一層就是百度大腦,據稱,百度大腦目前的智力水平已經相當于兩三歲的孩子。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百度筷搜、百度eye、小度機器人和無人汽車等高新產品已經陸續驚艷業界。
為什么百度能做出這么多亮眼的產品?這足見百度對高新技術的重視,這從百度投入在研發的資金占比中也可以看出來。朱光說,“從上季度開始,百度的研發投入就占到總營業額的百分之十五,這在中國是最高的,同時還超過了谷歌和蘋果。”
為批量培養人才而創新機制
無論是新技術的研發,還是新應用的產出都離不開人才。百度近年來一直在全世界范圍內尋找最優秀的人才。針對百度的核心技術,吸引了很多技術大牛,如谷歌大腦之父吳恩達,前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總裁張亞勤等。在百度的美國研究院,做人工智能領域最優秀的專家就有六七十個,朱光透露,百度明年有望招到二百個世界頂級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高手。
此外,百度也重視對有潛力人才的培養。針對新招入的優秀應屆畢業生,百度也有健全的人才培養機制。“我們認為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一個人才的平臺,我們要把一個好苗子在這里變成優秀的人才,我們有這樣的人才機制,這種人才成長機制是我們的優勢。”朱光還表示,“百度能通過它健全的人才培養機制批量生產出優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