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爾CEO保羅·歐德寧
導語:英特爾CEO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在接受國外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將是個人計算時代。歐德寧于2005年出任英特爾CEO,致力于推動英特爾向PC以外市場的發展。在此次專訪中,歐德寧談到了芯片制造業的近況,以及英特爾開拓移動設備市場的進展。
以下為專訪全文:
問:目前建設一座芯片制造工廠的成本是多少?
歐德寧:超過50億美元。為了有效運營并帶來收益,你需要每年營收80億至100億美元,并保持合理的利潤率。新工廠的建設正越來越少,能建設新工廠的公司也越來越少。你需要解決化學原料和空氣凈度問題,需要保持溫度、凈度,以及與制造流程相關的所有一切的精確度。
考慮產品,你會發現我們正在生產人類歷史上最復雜的機器。如果看看我們已放棄的上一代技術,你會發現我們重新發明了晶體管,這是60年來最重要的一次再發明。這一基礎性發明花費了我們10年時間,同時也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被反向工程。因此建設新工廠并不只是有錢就可以做到。
問:英特爾正持續建設工廠,微軟和谷歌正進軍硬件業務,Tesla Motors則在加州Fremont組裝電動轎車。因此,我們是否會看見硬件業務的復蘇,甚至制造業在美國的復興?
歐德寧:我可以描繪一下這樣的場景。在全球許多地區,人們在配置資本時感到不滿。而美國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天堂:資本被沒收的風險為零,匯率保持穩定,基礎設施很出色,職業道德也名列前茅。只要我們能協助工廠建設,并在全球范圍內保持有競爭力的稅率,那么我們將是資本和制造業的樂土。
問:對于微軟決定自主制造平板電腦,你有什么看法?
歐德寧:我們又多了一家客戶。
問:一些人說,我們正處于后PC時代,你怎么看?
歐德寧:我們正在從個人計算機時代走向個人計算的時代,這意味著周圍將出現各種計算機,這些計算機將有著不同的尺寸。PC在短時間內不會消亡,并且將繼續發展。目前,這是你擁有的最有力的工具,但這并不是說不會出現平板電腦、手機,甚至互聯汽車。所有一切美好的一面在于,如果采取正確做法,那么這類設備的集合將比單一設備更有價值。這是我們正在努力的模式。
問:技術變革是否正在加速?
歐德寧:在40年的職業生涯中,我經歷了多次變革。小型機替代了大型機,而前者又被PC替代。基于英特爾芯片的服務器替代了超級計算機。我們發現,PC正在從磚塊變為超薄筆記本,而手機正更加智能。我不能肯定,是否正在發生變革。我認為每一代新產品都將使前一代產品變得廉價。有關美國前總統里根有一個知名的故事。有人對他表示:“你們現在做這些都很簡單,因為有了電話和傳真。”而里根的回應則是:“你忘了一件事,我們需要首先發明這些工具。”
例如,如果我們沒有在微處理器領域的積淀,那么這一切都不可能。盡管在一些情況下你會看到巨大的跳躍式發展,例如iPhone,但這不可能是一下就出現的。近期在法庭上,各方辯論誰的手機更像誰的,誰在10年前發明了手勢操作,諸如此類的問題。
問:你們的營收常常創下新紀錄,但人們對你們的強勢領域,例如數據中心的高端芯片,并沒有太多關注。批評者常常說:“英特爾錯失了整個智能手機的發展。”你覺得這公平嗎?
歐德寧:過去幾年中我們的表現很好。這一部分是由于分析師有自己的計劃,他們有可能做空,也可能做多。我們通常不會特別在意,只是講述自己的故事,不過總會有一些人相信。他們賺了很多錢。那些幾年前在每股12美元投資我們的人也獲得了翻番的收益。
問:你們已經推出了智能手機芯片,那么英特爾最終是否會大舉進入這一市場?
歐德寧:我認為這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繼續加強在計算機、個人計算和數據中心等市場的地位,并逐步加強終端設備業務。
問:谷歌、微軟、亞馬遜和蘋果正在向類似的方向發展,同時開發網絡服務和設備。你是否見過在如此大的規模中,齊頭并進的對抗?
歐德寧:在大型機時代,市場有6大巨頭。在小型機時代,也有4到5家大公司,最終成為戴爾、康柏和IBM等。而目前前10名名單有很大不同。能持續獲得成功的公司憑借的是規模。規模帶來優勢,使你維持增長和市場地位。對于搜索和社交網絡市場的先驅來說,也存在這樣的情況。在消費類設備市場,蘋果等公司體現了這一點。它們獲得了足夠的規模,從而能更廣泛地參與市場。英特爾也是如此,因為我們有能力通過投資和規模開拓新領域。
問:如果能回到你擔任英特爾CEO之初的時代,并給自己建議,那么你會說什么?
歐德寧:我不知道。我希望我能更清楚地預見經濟的滑坡,但在我上任時情況并非如此。
問:未來5年,計算機將會發展成什么樣?
歐德寧:我認為將在當前計算機的基礎上演化,而所有設備都更智能。你將會看見更多類型的設備,設備將會互聯。許多設備將支持語音,支持手勢操作。這些設備將有許多共同點,例如設備都可以為你工作,你不需要孤立地去操作每臺設備。相對于現在,5年后的場景將更接近電影《星際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