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卡薩帝意式三門冰箱遭到全球冰箱企業抄襲成為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這是繼卡薩帝法式對開門冰箱及復式滾筒洗衣機后,海爾集團又一個遭到業內企業跟風、抄襲的產品。從產業發展歷程看,全球企業集體抄襲同一個產品的現象并不多見,卡薩帝產品頻頻被全球企業模仿的現象似乎向全球業界證明,與蘋果產品一樣,卡薩帝已經成為全球產業發展趨勢的引領者,而以海爾為代表的中國家電企業已經掌握了全球產業發展話語權。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外資產品要優于國產,“中國制造”只能是廉價低質的代名詞。毋庸置疑,由于發展歷史、技術積淀等多方面原因,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外資企業在產品質量等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但伴隨著全球產業的發展,特別是進入產品過剩時代后,新興企業憑借更為靈活的組織形態能夠迅速調整,在新技術應用以及捕捉、滿足用戶需求方面的優勢凸顯無疑。即便是發展歷史比老牌企業要短,領先的新技術應用和不斷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提升了這些新興企業的產品品質,使其具備甚至超越了外資高端產品具備的特質。

當前的產業現狀也驗證了這一論斷,這從目前全球市場現狀中便可看出。以全球白電第一品牌海爾為例,在不斷推出引領行業趨勢的創新產品后,海爾集團的這些產品相繼被全球企業抄襲,這成為老牌外資企業與新興企業產業位置變化的標志。而從產業發展規律看,新舊替代、好壞替代是整個產業發展的必然,新興企業正在全球范圍內主導著這一產業進程,此前,引發業界廣泛關注的海爾收購日本老牌家電品牌三洋便是最好的例證。這意味著新興企業憑借對市場的快速反應已經超越老牌,成為產業格局的主導者。
種種跡象表明,此前被譽為低質低價代名詞的“中國制造”已經發生了變化,“中國創造”正在成長為全球產業的領導者。然而,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改變僅僅依靠抄襲模仿是遠遠不夠的,完整的工業創新體系才是最關鍵的。作為全球白電第一品牌,海爾目前已經形成了集10個研發中心、21個工業園、24個制造工廠和61個營銷中心的完善全球布局,能夠準確把握全球技術和用戶需求變動信息,通過整合全球資源加快技術創新。近日,海爾集團宣布在日本設立技術中心的舉動又進一步完善了其全球技術創新體系,將大大提升海爾滿足全球用戶需求的速度。
簡單的模仿永遠難以誕生世界級品牌,全球化品牌的打造無不是通過自主創新贏得全球市場的。目前海爾已成為全球企業技術創新的典范,截至2011年底,海爾累計申請專利12318件,高居中國家電企業榜首。在國際舞臺上,海爾累共提報了77項IEC國際標準提案,其中27項標準已經發布實施,成為最早也是最多參與國際標準的中國家電企業。
對卡薩帝產品頻遭全球企業抄襲事件,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王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海爾在全球化過程中做得很不錯,除了技術,他們還贏在了創意和設計上。”事實上,當前全球企業的產品在生產、制造、技術等環節的差別都非常小,企業除了專注核心技術外,還必須在設計創意上有突破,而卡薩帝產品顯然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
從最初海外市場的艱難創牌,到冰、洗產銷規模相繼達到億級規模,再到領先產品屢次被全球企業抄襲,很明顯,海爾當之無愧地成為全球家電行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家電品牌。歐盟委員會前主席普羅迪先生公開表示:“海爾的發展速度太快了,以至于歐洲的家電企業跟不上海爾的步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