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億邦動力(ID:iebrun),作者:何洋,授權轉載發布。
制定目標往往簡單,而世界過于復雜。
誰能看清2020?
誰敢預判2021?
誰在混亂中慌不擇路?
誰在經歷百般摧殘之后“穢土轉生”?
我們很容易陷入人云亦云,也很自然地愿意把一切不確定性歸咎于“疫情”。然而,不確定性遠不是這個時代才有的特征?;艁y的群體行為會把我們直接推上死路,恐慌情緒也會放大最初的小問題并把它升級成災難。這一切取決于你對待不確定性的態度。
2020 年是讓我們必須認清現實的一年,也是逼迫我們超越自我的一年。很多億邦的朋友們,都曾經站在懸崖邊上,進退失據,我們看到了他們心中的天使與魔鬼在劇烈斗爭。
站在更廣闊的視角去審視,零售生態中三個最重要的角色——平臺商、品牌商、服務商,在這一年中歷經起伏震蕩。其一以貫之的共生關系,似乎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崩盤邊緣。大平臺壟斷長盛不衰,腰部平臺迅速沒落,反向整合生產成為常態——電商平臺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在帶著殖民性特征的電商巨頭的無邊界擴張之下,零售品牌企業必須看清“肥料命運”的確定性和“鮮花命運”的不確定性,唯有建立更高維的認知,成長為獨立的靈魂,才能牢握用戶心智,才不會被時代洪流卷走。服務商則需要一條通往自由之路,從自我意識的覺醒開始,擺脫淪為“代碼”的命運。
“黑天鵝管理細則”認為,自然喜歡有機體之間存在多樣性,而不是一個不朽的有機體內部存在多樣性。這也意味著,健康持久的商業生態,更需要優勝劣汰和強有力的制衡,而非馬太效應與“一將功成萬骨枯”。
積極尋找內因、回歸理性和常識,并敢于建立新的視角——這是我們在 2020 年學會的重要一課。
《灰犀牛》的作者米歇爾·沃克指出:“全世界的公司都已經因為突破了短期目標的束縛,而為自己謀得了豐厚的利潤。在新經濟時代,長期價值的觀念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為此, 2020 億邦未來零售大會, 20 位行業領袖在這里,共同向時代發出最強音:理性穿透 2020 的不確定性,大膽預測 2021 的確定性。
不確定性有哪些?
1、電商平臺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
億邦動力總裁賈鵬雷談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代表著未來零售的電商,最大的不確定性在于電商平臺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它具有幾個特性:
第一,壟斷性,放眼望去,電商被 7 大平臺壟斷,中國企業幾乎無法逃脫這 7 座大山;
第二,殖民性,平臺權力無限制的使用,被“二選一”是商家逃不過的命運;
第三,擴張性, 2020 腰部平臺的沒落就是平臺壟斷加劇的結果,平臺整合生產是帝國主義向品牌商價值的底層掠奪;
第四,統一性,一個商家也好、一個國家也好,原來的文化、語言、文字甚至會消失,特色會消失,會成為一個統一的帝國;
當然,還有毀滅性,帝國之間斗爭的結果一定是大帝國吃掉小帝國。
2、巨變的消費時代
值得買科技創始人兼CEO隋國棟分享了巨變的消費時代所存在的四個不確定性:第一,消費圈層與行為畫像的不確定性;第二,營銷場景觸點和時機的不確定性;第三,消費熱點、黑馬出現的不確定性;第四,平臺規則與推薦算法的不確定性。
這主要體現在,消費升級與消費降級并存交織,年輕一代消費者既認同品牌溢價,也認為“多多真香”。同時,當下的消費時代可謂是“萬物皆媒,處處是場景,時時可營銷”,商店可以存在于每一個流量領地里。此外,大流量平臺的運營規則和玩法不斷迭代,消費類內容的深耕成為破局的關鍵。
3、短期價值與長期價值博弈
每日優鮮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曾斌認為,目前,雖然電商整體流量已見封頂,但垂直流量總是方興未艾。流量的機會是確定的,但流量轉彎以后是大河還是小溪是不確定的。
“這個認知并不難,但為什么很少有人去做或者很少有人做好,是因為它有兩個難點:第一,短期餓死焦慮;第二,長期重倉價值。”曾斌談道,很多企業想短期掙錢、短期成功的時候,容易跟著流量走,在創始階段有資金的壓力就很難沉下心來做一些長期確定性價值的事情。同時,很多企業并沒有能夠看到事情長期變化的眼光,以及決心和耐心。
夢潔集團執行董事長李菁也指出,每個品類品牌出生的時候都自帶使命,只不過很多時候容易被短期主義、短期利益左右。而要做長期主義,必須思考清楚幾個問題:(1)我到底是誰?(2)我做什么,不做什么?(2) 品牌力是什么?(3)經營底盤是什么?
4、流量分布和有效觸達消費者方式的變化
樂言科技創始人兼CEO沈李斌指出,今年以來,很多商家都面臨著時代紅利和流量的不確定性,包括直播帶貨的流量分布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平臺廣告位變了,大量的信息流廣告形成了新的資源位,基于千人千面的資源不確定性更強了。與此同時,新渠道進來的客群也變了。
星創視界集團董事長王智民則在演講中談到,當下,商家有效觸達消費者面臨著兩座大山,一是低交互造成的“渣X體質”,二是消費者泡泡化。
確定性有哪些?
1、平臺的確定性
值得買科技創始人兼CEO隋國棟表示,針對消費時代巨變的不確定性,值得買科技有三個確定性的解法:一是更加深入的打造什么值得買APP,用優質內容分享各種各樣的值;二是打造一個差異化明顯的消費MCN,包括賬號孵化、專業賦能、幫助MCN做品牌和帶貨之間的撮合等;三是在垂直行業和場景中進行擴充。
每日優鮮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曾斌認為,電商唯一的確定性是真實的用戶價值。為此,未來 5 年,公司的戰略是,以盈利性增長為中心,以重倉供應鏈和數字化連鎖為基石,去打造長期確定性的價值。
到家集團首席公共事務官郎永淳則指出,未來長期的確定性是以人和產業為核心的數字服務新基建的機會。這些機會則分散在經濟結構變化、人口結構變化、消費升級以及產業升級四個維度當中。
2、品牌的確定性
夢潔集團執行董事長李菁認為,品牌是讓用戶知道或者業績很好,但這兩件事應該是乘法關系。這意味著別人要知道你,并且你的經營底盤要能夠接住,因為沒有復購、沒有忠誠度的品牌是沒有生命力的。
“品牌的經營要靠數字化的精準運營,知道用戶在哪里,知道如何怎樣找到他們去推薦合適的產品,建立全渠道的場景讓消費者感知品牌,通過數字化運營為消費者提供幫助?!崩钶颊劦?。
都市麗人創始人兼董事長鄭耀南談道,都市麗人曾做過很多變革、創新、推動,但是很遺憾,都是短時間有效,直到 2018 年才想清楚自己到底應該聚焦在哪里,意識到營銷手法并不是企業成功的關鍵,產品才是。真正的好產品才是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
中國飛鶴董事長冷友斌指出,企業要有危機意識,不斷地“自我攻擊”,否定自己,檢討自己,做流程再造、績效管理,改善供應鏈、生產系統、品控,甚至企業文化。要在服務高品質人群上,在產品定位上,有清晰明確的戰略目標。
3、零售的確定性
弘章資本創始合伙人翁怡諾認為,零售競爭的結局首先在于格局。
“零售從來就沒有線上線下之分,只是場景鏈接消費者的效率之爭。所謂線下是實物場景構建獲取消費者流量,線上是圖片、文字、視頻組成場景獲取消費者流量?!彼赋?,博弈迭代就是高效率迭代低效率,但在快速博弈的新格局中,整體會體現出碎片化特征和超級化特征,渠道、媒介、流量在不斷碎片化,平臺和供應鏈逐漸超級化。
翁怡諾判斷,未來,中國零售的競爭格局將呈現幾個特點:一是外資零售衰弱,二是區域龍頭不斷擴大地盤,三是創新模式快速起量,四是全國性整合以及群雄割據到諸侯格局。
星創視界集團董事長王智民將自己看到的零售行業的五大確定性歸納為:1、5G到來,基礎建設的疊加與迭代;2、AI智能化將強,消費者深井化,泡泡化變本加厲;3、品牌方/企業越不懂科技,落后越快;4、企業內部MCN話,培養員工成為垂直行業專家IP是趨勢;5、以不變應萬變的法寶:個人IP/優質內容/場景設計/有溫度的交互。
4、數字化確定性
有贊聯合創始人蝎子表示,未來電商的核心是私域流量、是產權?!皩τ谶B鎖零售商而言,需要做的事情是把數字化布局到總部、城市合伙人、代理商、社區門店、導購、消費者每一個節點上,讓每一個終端運營自己的小私域,這些小私域聯動門店客戶資產,最終聚集成品牌零售商的大江大海?!?/p>
微洱科技聯合創始人石克陽指出,品牌商、商品、消費者的數字化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程度,所以,企業服務消費者的模式要開始轉換為以消費者為中心,直播和私域都是典型的產物。經過近 5 年的發展,無論是圖像、視頻、語言技術,AI一直在整個業務鏈路中服務單點環節,但隨著過去幾年數字化程度的加深,企業已經可以將AI融入到業務架構圖設計和技術架構圖設計當中。
“互聯網公司玩的是流量、數據,通過數據判斷流量、引導流量進行推薦,很多大數據公司都可以提供很好的大數據技術給企業。如果企業可以利用好自己的數據,很有機會跑出可觀的模型。而這些的基礎,正是企業全鏈路的數字化。”微盟集團首席運營官尹世明談道。
穿越周期的力量從何而來?
億邦動力總裁賈鵬雷認為,在今天的中國,商業模式不是壁壘,商業模式的想象力愈來愈小,講一個模式就能在資本市場拿到錢的情況已不存在,模式終將終結。與此同時,數字化抹平了信息鴻溝造成的市場機會,絕大多數企業無法再獲得超額利潤。在一個追求管理利潤的長期戰役中,能力成為決勝因素,品牌和技術成為自由之路。
在這一現實下,一切取決于你對待不確定性的態度,唯有與不確定性做朋友可以穿越周期。
五星控股董事長汪建國談到,自己多次創業能夠成功且保持增長的秘訣,是不要把重點放在企業制度、企業流程上,而是只聚焦一個字——人。他指出,商業環境雖然不斷在變,存在許多不確定性,但商業的本質始終沒有變,就是創造顧客。
“你整天僅僅埋頭做事,事情就會沒完沒了,越來越復雜,如果你抓住了‘人’這個大齒輪,大齒輪轉一圈,小齒輪轉幾十圈、幾百圈,就能形成了飛輪效應。同時,不要只盯著風口,因為再好的風口,風速都會有變化,我們需要的是找到那個在什么風速下都可以展翅飛翔的鷹?!蓖艚▏窒淼?。
君智戰略咨詢董事長謝偉山也強調了“人”的力量。他指出,面對不確定性的解決方案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而談到如何“得民心”,謝偉山從美國心理學家伯恩崔西的一句話——潛意識的力量是意識的三萬倍,展開了深入分析,并指出企業應該關注的重點就是顧客的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