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r馬達,人類通向電氣時代的源動力。全球科技公司——戴森,將這份源動力轉化為自身科技核心和技術革命驅動力。小巧而強勁的戴森數碼馬達被融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吸塵器到吹風機再到美發造型器,戴森數碼馬達技術應用不斷進化、精益求精。
不畏失敗,專注解決問題
創始人詹姆士·戴森爵士用了5年時間,經歷了 5127 個失敗的原型機后,在自家的車庫里研發出了他第一款明星級產品,雙氣旋真空吸塵器。癡迷于解決問題的他,在1999年,直擊傳統吸塵器問題根源——薄弱的馬達功率和效率,率領一支工程師和科學家團隊開始探索更高效、更強大的替代方案。
最初的研發團隊只有幾個人,Matthew Chile就是其中一員, “一開始,詹姆士·戴森爵士確立了研究一種截然不同的數碼馬達的目標,前兩年的技術研發是很艱難的,但團隊依然設計出了一個 1200 瓦、每分鐘轉速高達 8 萬轉的數碼馬達。”
盡管有如此突破,但詹姆士·戴森并不滿意。直到 2004 年,第一臺被詹姆士·戴森及其研發團隊完全認可的成熟第一代數碼馬達(V1)才正式下線。V1數碼馬達利用開關磁阻馬達技術,轉速達到每秒1666轉。在速度、體積和診斷調試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躍,從2004年開始,一直到2012年,全世界生產了100萬臺的第一代數碼馬達,有10萬臺至今還在使用當中。
精益求精,致力不斷革新
如今,戴森數碼馬達團隊已經擁有 240 人,累計研發投入超過了 3.5 億英鎊。在戴森,數碼馬達是具有自我生命力的,隨著這家科技公司的快速發展,它也在不斷進化,持續領先行業發展。
V2數碼馬達伴隨戴森新一代手持吸塵器 DC30 和 DC31 的問世,于2009年走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3年的潛心研究讓V2數碼馬達的體積只有V1的三分之一,并且采用雙極設計,功率也有了大幅提升。V2數碼馬達每分鐘能達到78,000轉,目前正在為戴森的智能吸塵機器人產品提供強勁吸力。
“ 我們都會因為產品性能不佳而深感失望。身為設計工程師,解決此類問題就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們始終致力于創造和提升。”正如詹姆士·戴森爵士所說,戴森數碼馬達不斷進化。戴森V4數碼馬達是世界上最小的一體化1600W馬達之一,戴森V6數碼馬達的轉速提升至每分鐘11萬轉,到了V8數碼馬達,其功率更是達到425W。

隨著技術不斷改進和革新,戴森提供了越來越多生活方式解決方案。2016年,戴森迄今最小、最輕的V9數碼馬達誕生,徹底顛覆了美發造型領域。V9數碼馬達直徑只有27毫米,還沒有1元硬幣大的它,每分鐘轉速達到11萬轉,每秒鐘可以推動13升的空氣。且V9數碼馬達采用十三個葉輪設計,恰好保持其發出的部分聲響超過了人類可感知的聽覺頻率上限,可最大化減少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噪音。
秉承初心,科技改善生活
正如1983 年詹姆士·戴森發明的"G-Force"雙氣旋真空吸塵器,顛覆了1908 年真空吸塵器發明一樣,戴森數碼馬達在馬達科技領域的創新和顛覆也從未停止。
今年3月,戴森V11數碼馬達問世,每分鐘轉速高達125,000轉,新增三級定葉輪,并采用880層超薄復合鋼板產生磁場,以驅動馬達轉動。而搭載戴森V11數碼馬達的戴森V11 Absolute無繩吸塵器,又一次以智能科技為用戶帶來了日常生活清潔的變革。

至今,僅在數碼馬達領域,戴森已經在全球范圍內申請了超過1000多項的專利。對于戴森而言,任何技術和產品都源自對“不滿足于現狀”和“更好的解決方案”的追求。也正是秉承這份初心,數碼馬達作為戴森的科技核心,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更是用不斷進化的科技產品重新定義了日常生活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