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語文教材。這次部編版教材的改革,是40年前恢復高考以來,最大的一次教材改革。我們邀請到學而思網校資深語文教研老師,為我們解讀此次全國語文教材大改版的三大變化:
第一大:教材改革范圍大
全國教材統一改版,意味著所有在校中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將由同一本教材來培養,所有學生將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個進度、同一種理念。這代表著,全國各地的孩子在語文學習上,站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這也同時意味著,語文成績的對比,就從省內拓展到了全國,教育資源對學生的影響將更加明顯的展示。
第二大:課程要求變化大
以小學課本為例,篇目減少到14篇,篇幅減少到85字左右,是語文教材要求降低了嗎?并不是。首先經典文本的回歸。《江南》等傳統文化經典篇章回歸課本,增強了課文的人文底蘊,對于孩子們理解課文內涵的要求變高了。
第二是課后習題的升級。人教版教材有6篇課文被保留,但這6篇文章的課后習題要求明顯升級。《雨點兒》這篇課文是孩子猜謎的啟蒙課,“千條線、萬條線,落入河中看不見”。
對于孩子的要求變得更加明確、更加具有指向性,要分角色,還要注意停頓。課后習題要求也明顯變大。
所以語文課程在部編版教材的使用下,要求變高,學員掌握起來的難度也就變大。同時,提前做好預習和年段知識能力的銜接,將成為暑期語文學習的重點。
第三大:語文核心素養比重大
部編版教材將語文核心素養列為改革的核心方向。而語文核心素養由以下四部分組成:1、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2、思維發展與提升素養;3、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4、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
此外學而思網校小學語文學科負責人程婧老師表示在教材后,對于教育者而言,需要通過多樣化、趣味性的教學手段,讓孩子愛上語文,提高對古詩文學習的興趣。比如,在課堂中,通過聲情并茂的故事講解,從文人生平激發孩子學習文學的好奇心;比如,設計多元化的講課方式,把講演結合、古今結合,會給課程增加更多的神秘感和新意。古代和現代的區別有哪些?能否把課堂換成一種闖關游戲的形式?等等這些都是可以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