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天下網商(ID:txws_txws),作者:管麗丹,授權轉載發布。
眾所周知,不少外國人習慣喝冷水,要讓他們端著保溫杯喝冷水,似乎不可想象。
杭州這家企業做到了。通過阿里巴巴國際站等電商渠道,他們每年把2000萬個保溫杯等產品輸送到海外市場,讓不少外國人也喜歡上用“保冷”的保溫杯喝水的舒暢感覺。
這家掘金海外的企業,名叫浙江同富特美刻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新冠疫情影響,傳統外貿和線下渠道面臨很大困境,但同富特美刻在跨境電商的積淀,彌補了其他渠道的損失。在阿里巴巴國際站“春雷計劃”扶持及各種線上展會的助力下,它迎來逆勢上漲,今年跨境電商的海外市場銷量已突破1億美金大關。

如今,這家企業入選了杭州市重點擬上市企業名單,準備三年內登陸資本市場。
傳統外貿的最后輝煌
2000年,在浙江茶葉進出口公司工作7年的姚華俊辭職,與朋友合伙創業,主營保溫杯。
2004年,浙江舟山姑娘何秋艷加入,做外貿業務員。第二年,她第一次去廣交會,公司只有一個3*3米的小展位,四五個業務員伸展都不開。
別看展位寒磣,但他們的保溫杯還是吸引了不少客戶。剛剛入行的何秋艷深感興奮:“我們連吃午飯的時間都沒有,不斷有客戶來談訂單、談價格、談樣品,生意好得不得了!”
曾有業務前輩和何秋艷說,在1990年代,外貿展會的生意更加火爆:貿易商都排著隊,拿著打印好的合同,甚至美金現鈔來現場簽字。
那時候,能拿到展會位置的都不是普通企業。首先要有絕對的實力才能拿到進出口資格,有了資格還要有規模,有關部門才能允許企業上展會進行外貿接洽。進入外貿展會,對企業而言,是一個機會,更是一種榮耀。
這之后,何秋艷又參加了幾次廣交會,次次都收獲滿滿。當年的廣交會等傳統展會,還是外貿的主要形式,是外貿企業找客戶、提業績的最好場所。
靠著傳統外貿,這家公司也越做越大,2010年前后已成為浙江省保溫杯外貿龍頭。
深圳尋夢跨境電商
從2010年開始,何秋艷覺察到,外貿行業發生了一些新變化。
最直接的感受來自于生意數據:公司線下展會規模越開越大,訂單金額仍在上漲,增速卻慢了下來,甚至增速只能維持在10%-15%水平,再沒了爆發式的增長。
另一方面,在傳統國際貿易鏈條中活躍的香港中間商越來越少,有時想找都找不到人,阿里巴巴國際站、亞馬遜等跨境電商卻越做越大。
何秋艷注意到一個數據,2013年深圳跨境電商交易額達到133.9億美元,同比增長151.7%。“相對于傳統外貿的徘徊不前,跨境電商正在爆發式增長,我們判斷,這是一個必須抓住的新機會。”她說。
何秋艷這么思忖的時候,正逢杭州市政府大力倡導跨境電商。2014年初,公司管理層決定:與阿里巴巴國際站簽訂合作協議,進入跨境電商領域。何秋艷成為這個新業務的負責人。
運營之初,沒有經驗,長期從事傳統貿易業務的員工們也對電商業務缺乏興趣,平臺訂單始終不見起色。何秋艷看在眼里,但也無法拋下原有業務讓大家全員做電商。可能需要一場觸及靈魂的經歷,才能讓大家真正驚醒。
真正讓同富特美刻下定決心投身跨境電商業務的,是一次深圳之行。
2014年下半年,阿里巴巴國際站組織了一場“深圳尋夢”考察,帶領各公司的電商負責人見識了一把深圳跨境電商的火熱場景。董事長姚華俊帶領著以何秋艷為首的電商團隊,參加了這場活動。
一家名叫“創新佳”的企業給何秋艷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主營電子產品,有30多個團隊都在阿里巴巴國際站上做跨境業務,發展速度非常快。
“其實最早參與跨境電商的賣家,都是自身實力偏低、無法進入展會的生產商。他們的硬件設施遠不如江浙的企業,規模也不大,選擇跨境電商也是無奈之舉。”何秋艷感嘆,就是這樣一些賣家,因為跨境電商,生意風生水起。
從深圳一回來,姚華俊就和何秋艷達成了共識:跨境電商,是公司絕不能錯過的巨大風口。2014年雙十二,他們重倉阿里巴巴國際站。
跨境電商部門也開始招兵買馬,專業化運作。
2015年4月1日,何秋艷離開傳統貿易業務,正式扛起電商運營的大旗,成為團隊“司令”。既然老員工們不樂意放棄一切來做電商,何秋艷就招了幾個剛出校門、滿腔熱情的年輕人,共謀跨境電商大業。
一戰成名,如今銷售已破億
即便是重金押注的“大業”,也得從瑣屑的日常開始。
電商部門成立后的半年時間里,何秋艷和部下們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情:基礎運營。從數千款產品的拍照、摳圖、修圖,到國際站平臺上產品的發布、羅列、分類,幾個人每天早9晚10的干,幾乎沒有休息時間。
但團隊在最初半年只收獲了幾十萬美元的業績。而當年,公司傳統外貿的銷售額已接近4千萬美元。
何秋艷不無挫敗感。但她沒想到的是,自己的電商夢很快就實現了。
2015年10月15日,阿里巴巴國際站組織了一場外貿公司的的“百團大戰”,游戲規則是給予公司一定的運營支持,將活動時間45天內的業績進行PK,最終決出優勝者。
何秋艷帶領著團隊參加了,不到十人的團隊拼命談單做業務,最終實現了100多萬美金的業績,成為優勝者之一。“上百家外貿企業參加了這個活動,我們一戰成名了。”
她記得,2015年團戰活動結束后,一百萬美金訂單,由于臨近年關,工人大都回家過年,險些不能及時交付。萬般無奈下,自己和同事趕到衢州工廠,在半個月時間里,和剩下的工人一起包了14萬件產品,趕完訂單才回家過年。

網紅高佑思給同富特美刻“代言”
受益于阿里平臺的支持和知名度的上漲,公司在2016年迎來電商業務大爆發,銷售額從200萬美金漲到3000萬美金。此后數年,增速均在30%以上。2018年,跨境電商業務首次超過傳統外貿,真正成為公司業務的“頂梁柱”。
何秋艷說,從2015年試水跨境電商,到2019年短短四年時間,電商團隊年度銷售額增長了27倍,銷售業績已是公司有18年銷售經驗的傳統貿易團隊的4倍。她還透露,到今年9月,公司的跨境電商銷售額已經突破1億美元大關。
從下海到上市
跨境電商也在不斷重塑著公司的經營形態。
以往的外貿訂單,起訂量大到3000個每色(每種顏色),這對不少跨境電商訂單來說多了些。為了電商業務發展,同富特美刻對供應鏈改造升級,打造智能化車間,推動柔性小單供應鏈,起訂量從原來的3000個每色做到300個每色。
現在,公司每年能夠生產超過兩千萬個保溫杯,產品品類大大豐富,產銷規模穩居國內保溫杯行業龍頭。
從生產到銷售全面滿足數字化需求,是同富特美刻的戰略方向。
阿里巴巴國際站總經理張闊曾在不同場合說:“轉型數字化新外貿,已經成為全球貿易的必選項和不可逆轉的大趨勢。”當初同富特美刻適時踩準了全球貿易轉換的數字化節點,也依托貿易轉型,在產品設計和生產上同步實現了數字化提升。
就在今年,同富特美刻再一次感受到數字化外貿的優勢。因為疫情,很多線下展會消失了。但阿里國際站組織的一場場不同主題的線上展會,既給品牌做宣傳,也給店鋪帶來引流效應,幫助企業抵消了疫情影響。
現在,同富特美刻正在與大品牌共舞的同時,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
在同富特美刻位于杭州錢江時代大廈的總部里,有一面墻滿是他們的合作伙伴:IBM、中國移動、中國電信、星巴克、COSTA、可口可樂……

“我們給很多國際大品牌做代工,也帶動了很多高端品牌的成長,但那些產品上卻沒有我們的名字。未來,我們希望自己的品牌做到更大體量,讓更多人愛上中國品牌。”何秋艷透露,今年,同富特美刻正在孵化面向國外市場的自有水具品牌,期望在兩年后能夠達到一千萬美金的銷量。
同富特美刻還積極利用新的營銷工具觸達年輕消費人群。今年7月,公司董事長姚華俊曾介紹說:“我們的主播借助阿里國際站平臺,通過直播達到了110萬美元的銷售額,收效很好!”
過去四五年,同富特美刻用跨境電商塑造了一個嶄新的自己。而未來三年,同富又將用跨境電商把自己推向A股上市的更高目標。對這家企業而言,未來的“勢”,就在跨境電商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