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新芝生物正式登陸北交所,時至今日,其IPO之旅完成已近一個月。新芝生物是寧波第一家成功過會且登陸北交所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也成為了繼球冠電纜從新三板精選層“平移”后第二家北交所上市的寧波企業。
招股書注冊稿顯示,新芝生物是一家專業為生命科學研究與產業化領域用戶提供科學實驗儀器、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核心圍繞生物樣品處理、分子生物學與藥物研究、實驗室自動化與通用設備三大類產品開展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等業務活動。
由于身處獨特的細分賽道,新芝生物近期被業界廣泛稱為“北交所生命科學儀器第一股”。
下游市場需求持續放量 技術創新搶占先機
全球醫藥市場與中國醫藥市場蓬勃發展帶動生物科學儀器行業不斷增長。2019年,全球醫藥市場規模約1.32萬億美元,CAGR約為4.6%,預計到2024年增長至1.64萬億美元。同年,中國醫藥市場研發支出211億美元,CAGR約為19.1%,預計到2024年增長至476億美元。2019-2024年CAGR約為17.7%,CRO市場規模為69億美元,CAGR約為27.3%,預計到2024年有望達到222億美元。
伴隨生物制藥、CRO等下游行業的快速增長以及研發投入的持續增加,生命科學儀器等相關產品的需求也得到快速釋放。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2億元、1.43億元和1.68億元,復合增長率達18.02%,2022年依舊實現了不錯的增長,營收實現8,608.79萬元,同比增長23.03%,今年全年基本可以再創新高。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1.33%、67.85%和68.3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474.51萬元、5481.9萬元和5058.15萬元,盈利能力和經營表現在北交所均屬優質,公司核心競爭力顯著。
生物樣品處理儀器是新芝生物主要收入來源,主要包括超聲波細胞粉碎機、冷凍干燥機等產品。報告期里分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64.03%,63.01%和62.04%。
其中,超聲粉碎提取類產品為公司的拳頭產品,受到了下游客戶的廣泛認可。新芝生物研制的SCIENTZ-950E超聲波細胞粉碎機在2021年通過甬經信“新技術新產品”鑒定驗收,鑒定結論稱“產品技術水平和加工能力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2019年,新芝生物參與攻關的“植物源生物活性物質高效提取分離技術裝備及產業化項目”榮獲了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除了超聲波細胞粉碎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國際先進水平外,公司研發的高壓氣體基因槍一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空白,并榮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持續加碼研發鞏固競爭壁壘 打造科學儀器領域“創新策源地”
伴隨著在大國競爭中出現的貿易戰、科技戰,科技創新能力在國家核心競爭力中的地位日益凸顯,科學儀器在科學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關注。近年來,全球實驗分析儀產業技術水平發展迅速,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0年,全球實驗分析儀場規模達637.5億美元,2016-2020年復合增長率超過4%,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60億美元。憑借高強度研發投入,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科學儀器市場。據歐盟委員會發布的《2021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記分牌》顯示,2020年,美國上榜企業研發投入研發投入強度為7.8%。
作為一家專業為生命科學研究與產業化領域用戶提供科學實驗儀器、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新芝生物長期堅持自主創新,持續保持高研發投入,核心技術與產品均由公司自主研發完成。據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新芝生物研發投入分別為1046.42萬元、1261.60萬元和1252.04萬元,占各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8.67%、8.80%和7.45%。處于成長階段體量的新芝生物,研發投入占比已與在成熟上市階段、具備較強資本實力的同類型企業接近或相當。
科學儀器領域技術集成度高,需要復合型人才聚力創新研發。目前,新芝生物已聚集了一批具有光學、機械學、軟件、通訊、應用科學、生物學、化學背景的行業技術專家,已在寧波、杭州搭建兩大研發中心。截至2021年底,公司共有研發人員36人,占員工總人數13.69%。復合型科研團隊建設大大提升了科研攻關能力和效率,已獲授權的專利技術62項,其中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41項,外觀設計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24項,核心技術均來自于自主研發。
隨著后續全新研發中心的建成,新芝生物將吸納引進行業內更多優秀技術人才,進一步擴充研發隊伍,加速打造科學儀器領域創新“策源地”,憑借更加強勁的科技創新實力作為硬支撐,在下游市場客戶優質粘性高、具有避開疫情反復的沖擊行業特殊性的背景下,新芝生物有望在不斷爆發的市場需求中獲得獲得擴張機會和成長紅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