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已成為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醫療、教育、金融證券、社會治理、軍事國防、智慧城市等國家重大行業發展的瓶頸,被學術界、工業界以及政府機構高度關注。10月30日,業界廣泛關注的第三屆“大數據安全與隱私計算學術會議”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辦。本次學術會議由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大數據安全與隱私計算專業委員會主辦。當天的會議邀請來自中央網信辦、中科院、武漢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和蘭州大學等機構的多名專家圍繞”受控共享為數據應用排憂解難,隱私計算為個人信息保駕護航”主題展開討論和交流。

翼方健數首席技術官趙璽受邀發表有關隱私計算應用報告,在報告中介紹了旗下正在多產業和多場景運行的隱私安全計算平臺翼數坊XDP,其使命愿景及技術實現路徑,獲與會專家的廣泛認可。
在發言中,趙璽表示,翼方健數一直致力于讓天下沒有難用的數據,所推出的翼數坊XDP是世界上領先的商業部署的隱私安全計算平臺和生態系統。趙璽還將XDP所追求的技術路徑“數據和計算互聯網”與“非一日建成的羅馬”做對比,指出翼方健數正從城市級平臺起步,建立多個平臺節點的聯盟;單點輻射至多點,扎實地提供全行業全套技術解決方案;最終通過行業洞察及系統設計能力實現“數據和計算互聯網”(IoDC)建設。

趙璽認為,XDP的核心價值在于數據量級、適配靈活多樣化、完整的解決方案和助力數據跨城市流通四點。其核心模塊是自主研發的文件系統、計算引擎和DaaS。
在文件系統方面,XDP具備高可用分布式、保障絕對安全、兼容性強、無感知地提供通用接口等特性。
在計算引擎方面,XDP具備自由部署、針對安全假設和風險模型提供多種安全計算模式、通用計算能力降低開發成本等優勢。
在DaaS方面,XDP提供快捷整合數據、分布式查詢結構化數據、溯源高顆粒度等能力。
縱觀行業,趙璽指出,隱私計算技術囊括的范圍很廣泛,目前市面上有三個主流的安全計算方式。其中包括由第三方硬件建立的信任機制,即TEE,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可信任執行環境。TEE可以保證多方的數據在一個安全可信的計算環境下進行協同運算,而不用擔心所在平臺的軟件、操作系統等對運算的中間及最終結果進行惡意滲透。目前在TEE技術的應用當中,盡管阿里和百度的產品較為成熟,但目前大多數還僅僅將其作為IaaS產品線的一部分,提供通用計算能力。而由于大部分終端TEE應用由第三方提供且應用場景相對集中,數據協同的產品解決方案基本空白。瞄準行業和客戶的痛點后,翼方健數XDP發現了很大的機會。
在綜合考慮通用性和性能后,認為TEE是當前相對成熟可靠的多方數據協同技術方案之一。而多節點TEE過往的實現方式是依靠線下約定,計算任務確定后需要進行代碼更改方能運作。而這一形式不但讓時效性大打折扣,當數據協同的多方角色發生變化,則需要重新編譯部署代碼。趙璽以Intra-XDP和XDP Federation兩個場景為例,通過引入“認證密鑰對”的形式,完成多節點TEE的技術實現。并向與會專家介紹了翼方健數的系統實現原理。

翼方健數致力于讓沒有技術實現能力的數據協同方也能解決問題,并盡可能多地提供多種業務場景的通用能力,動態撮合不同節點的數據協同。實現多節點TEE的技術路徑核心在于數據協同過程的時效性和通用性。
隱私計算是一系列加密計算技術的組合,涉及高等數學、計算機科學、密碼學、網絡通訊技術等學科系列,包括了多方安全計算、區塊鏈技術、同態加密、零知識證明等。TEE作為一種硬件實現方式,在實際應用場景中,可以很好地服務于一些信任假設與計算需求。實現數據協作的技術路徑并非唯一,隱私計算技術應當基于不同的信任假設和應用場景來選擇相應的實現技術,其目標是在保證數據隱私性和安全性的情況下,實現對數據的計算與分析。
在以人工智能、大數據應用為代表的新技術周期中,不但為隱私計算技術及其實現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同時廣闊的產業應用需求正不斷涌出。借此次學術會議,探討隱私計算更多的應用可行性,實現保障數據安全的情況下釋放數據價值,助推產業升級。

翼方健數總部位于上海,在北京、廈門、香港設有辦事處。自創立以來,翼方健數一直致力于成為“數據和計算互聯網(IoDC)”的推動者,以隱私安全計算為根,為醫療、疾控、政務、金融等行業的數據資產提供安全計算和應用開放賦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