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的新歌《光點》上線以來,全網銷量已破3333萬,銷售額破億,遠超第二名的蔡徐坤,第三是華晨宇,其次是王一博、周杰倫。音樂產業作為娛樂消費經濟的生力軍,其發展速度連續3年超過GDP增速,隨著音樂付費逐漸成為趨勢,音樂產業也迎來了黃金時代。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止目前(2020.4.29)我國音樂類企業注冊量超27.6萬家,在業存續企業有19.3萬家。從地區分布來看,廣東省音樂類企業注冊量最多,達4.1萬家。浙江省排名第二,為1.9萬家,江蘇省排名第三,為1.8萬家。

2015年,隨著我國展開針對網絡音樂傳播打擊盜版和侵權行為,音樂市場規模逐年增長。企查查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注冊了2.2萬家與音樂相關的企業,同比增長46.6%。隨后幾年增長速度持續加快,2019年注冊了4.0萬家音樂類企業,是過去十年中注冊量最多的一年。

2020年1月至今,我國音樂產業一共新增6742家企業,注銷吊銷1401家企業。其中二月份僅新增356家企業,是第一季度中新增量最少的一個月。而去年同期(2019.1.1-2019.4.28),我國音樂產業一共新增11575家企業,注銷吊銷4343家企業。

從細分行業來看,音樂產業包括音樂演出行業、唱片行業、數字音樂產業、音樂教育、專業音響設備和音樂版權經紀(管理)行業等等。其中線下卡拉OK行業規模占比27%,音樂培訓教育占比23%,數字音樂產業占比16%。

近幾年來我國數字音樂用戶規模逐年增長,市場潛力巨大,數字音樂平臺、移動K歌、短視頻、直播等成為數字音樂娛樂的主戰場。企查查數據顯示,數字音樂相關的商標注冊量近十年來持續增長,其中2017年新增2348件商標,同比上漲85.5%。2018年新增4223件商標,同比上漲73.2%。

受益于2015 年的“劍網行動”,QQ 音樂、酷狗音樂等幾大音樂平臺規范了自身的授權音樂使用,增加了對正版音樂的版權投入,市場秩序逐步建立,平臺也在推動行業積極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從幾大網絡音樂品牌的市場發展來看,成立時間較早的有酷我音樂、酷狗音樂和蝦米音樂,其中酷我音樂和蝦米音樂已完成并購,酷狗音樂于2016年5月獲得數千萬人民幣的戰略投資。成立于杭州的網易云音樂于2019年9月獲得7億美元的B+輪融資,多米音樂于2016年10月掛牌新三板。
自2015年加強網絡音樂盜版整肅以來,中國數字音樂的內容付費業務開始起步。現如今,雖然付費比率較之前有顯著提升,但用戶付費意愿仍較為緩慢,與成熟的歐美市場以及視頻領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付費終將成為未來中國數字音樂的最終歸宿,音樂付費是否將會給音樂產業帶來更大的驚喜,促進19.3萬家音樂企業崛起?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