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今日網紅(ID:zhhjrwh),作者:王小紅,授權轉載發布。
這是一場事先張揚的跳槽。
近日,YY頭部主播沈曼跳槽至虎牙開播,但在拿下虎牙年度比賽分區冠軍后,目前處于停播狀態。

主播跳槽不稀奇,之所以引起討論,是因為沈曼不僅跳了平臺,還換了公會,所謂“雙違約”。據悉,目前各方已進入法律程序。
近幾個月,老牌頭部主播紛紛跳槽,也有公會長稱自己不止一次接到來自頭部平臺的“挖角電話”,對方稱將不惜一切代價邀請公會大主播跳槽。
這背后,有很多唏噓和故事,也不僅是平臺、公會之間擺在明面上的互相競爭,更折射出了行業格局的風云莫測······
大主播雙違約?
10月12日晚9點,虎牙星秀直播板塊12345直播間里,曾經的YY頭部主播沈曼迎來了虎牙直播首秀。
首秀的高人氣和高收入,可謂是讓沈曼重溫了曾經在YY的巔峰時刻。據小葫蘆數據顯示,當晚,她共直播了5個多小時,峰值人氣達到407.82萬,收入高達90.12萬。
但不得不提的一點是,她是在與原平臺、原公會合約雙雙未到期的情況下,違約到虎牙直播。
違約情況下,面對老東家的起訴,主播需要賠付違約金。但一般而言,多數主播往往是難以承受高價違約金。例如,韋神高達8522萬的天價違約金就曾震驚業內外,劉一手因背負不了違約金最終只能重回平臺直播。
就在網友還在討論誰將為她支付高額違約金時,華星傳媒高調官宣沈曼入駐華星。
10月15日,華星公會官方稱,沈曼正式簽約華星傳媒,還透露她將征戰虎牙年度。據悉,華星或為沈曼承擔了違約的部分代價。
目前,從10月12日首播到今日,沈曼已開播16場。人氣上,每場直播的人氣峰值均在300萬以上,最高達432.34萬。收入上,場均直播收入約為96.22萬,最高一場收入達428.5萬,總打賞收入為1539.44萬。


10月26日,虎牙年度全明星賽落下帷幕,沈曼拿下了“綜藝一姐”分區賽冠軍,牌面滿滿。但就在她重迎直播生涯的另一高光時刻時,她宣布停播。
如今,沈曼停播已7天。官方停播原因是生病修養。但據聞,沈曼的一位神豪用戶透露她將在公會賽期間回歸,且表示沒有活動就不會回來直播。
但目前公會賽何時開播還未知,也有業內人士推測沈曼或是因合約問題未解決而不得不停播。
據小紅獲悉,目前就沈曼雙違約開播一事,已進入法律程序,違約金應該在8位數。
此外,沈曼在虎牙高調開播期間,“沈曼疑似吸食笑氣”的消息也網上傳得沸沸揚揚,10月16日,她在微博回應稱:將提起訴訟保護合法權益。
風口浪尖上,沈曼違約一事最終會如何落定,值得關注。
明面上的搶食
“過來我們這播吧,你開個條件!”
某行業頂級公會的公會長就和小紅透露,自己曾接到某大平臺的電話,對方明確表示,只要公會愿意帶主播過去平臺播,無論什么條件,平臺來負責。“他肯定不止打給我一個人”,該公會長分析道。
公會、平臺之間的挖角和競爭,原本也不稀奇。這背后,和平臺、公會之間的互相競爭有關。
據悉,平臺與主播簽訂的合約期一般在3—5年左右。2015年被稱為直播行業元年,如今,5年已過,多數直播平臺元老級主播與平臺的合約也相繼到期。
但今年以來,在娛樂秀場的天花板下,優質主播的瓜分開始被擺上臺面。可以說,這些爭奪更加明顯、甚至“無所畏懼”——
不僅沈曼,于利、獅大大、韓美、uu切克鬧······近幾個月,這些老牌頭部主播換平臺的消息屢見不止。
主播在平臺內發展已久,積累了一定實力,成為頭部后,為追求更多發展,尋求突破口,在合約到期的情況下,多數主播選擇轉換平臺。
一般情況下,主播是在合約時期將近的時候,與平臺或公會和平分手,另尋新平臺發展,如獅大大、于利等。
但如沈曼這種違約跳槽情況也并不少見,就我們耳熟能詳的便有蛇哥、韋神、劉一手等。
此外,在合約在身的情況下跳槽,無疑違背了職業道德規范,是主播無契約精神的表現。
可以說,沈曼是在不惜高價違約、違背契約精神的情況下,選擇了跳槽。
有業內人士感嘆,這樣的爭奪不比以前輝煌時期的挖角,而更像是焦慮下的互相搶食。在他看來,關系好的平臺和公會都開始不顧情面地爭搶,其實并不是健康的行業生態。
這種不健康,一方面體現在新人主播難以再復制老主播的道路,火起來的新主播越來越少,也越來越難,老主播雖然在流動,但行業流水天花板還在。
“說白了,大主播從一個平臺跳到另一個平臺,無非是把流水帶過去了,但對整個行業來說,流水天花板還是一樣的。”他如是說道。
例如,主播跳槽后,“首秀即巔峰”的情況時常發生。如花椒主播百變女王cici轉換平臺后,在8月7日的直播首秀中打賞收入為8.2萬元,第二場直播驟跌至1.56萬元。最近的一場直播中,打賞收入則僅為5703.8元。

說白了,換平臺,播的好的例如兔子牙,便也只是增加了某個平臺的流水,但行業流水突破不大,更別提馮提莫之類的前車之鑒了。
這種不健康還體現在另一方面,平臺的集中性帶來的洗牌,會導致行業規則的變化。
在這種情況下,平臺話語權大大增強,平臺舉手投足都將對行業產生重大影響。一旦決策失誤,則會對整個行業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就如就有消息稱,目前一些平臺希望一步步剔除公會,或讓公會充當服務角色,“說白了,不想讓公會賺太多錢,想把錢都上交給平臺。”
也有某大主播跳槽后,在朋友圈感慨,以前平臺的復雜只是平臺內幾個主播之間的雜,現在新平臺的復雜是一群人、很多利益集團之間的復雜。
流水天花板怎么破?
老人沒有突破,新人起不來,平臺之間互相搶食,秀場收入天花板似乎已初現。但是不是秀場真的不行了?沒有辦法突破了?
“只要需求在,秀場不會亡。但現在應該處于一個淘汰很多公司的新節點,必須反思自己,不能再坐吃山空。”某公會長如是說道。
在她看來,更希望業內人士能意識到,直播行業風云變幻,對主播、平臺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一方面,對老牌主播來說,轉型幕后、進軍娛樂圈、成立公會等,都能在一定上延長職業生命周期。后浪襲來,前浪若不加快奔跑速度,很快就會被吞噬。這種情況,是老主播們無論換多少個平臺都無法解決的。
另一方面,本質上,前浪只有不斷加快奔跑速度,才能跑得更遠。一套成熟的、適合市場的主播孵化和管理體系,也是一個平臺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平臺需要具備孵化出下一個“一哥一姐”的實力和方法論,利潤如YY的網紅孵化方法論、陌陌的一系列音樂人打造計劃等。
此外,行業管理主播模式、契約約束也需要更新發展,畢竟花錢花資源打造出來的主播,有朝一日離開,損失無疑是巨大的。

“除非各個平臺都能不斷涌現新主播和新用戶,否則這種挖角對行業意義不大的。”他感慨道,某大平臺娛樂版塊自9月1日起,就有不少粉絲因主播離開而卸載軟件,但這些用戶會都去新平臺嗎?也不一定。
任何行業都會出現發展周期,大主播違約的案例也會越來越多。但背后值得深思的是,平臺和公會或許到了扛起責任的時候,突破行業天花板勢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