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疫苗接種全面數字化’”,“深化全產品合作,聚焦線上慢病管理” ,“與阿里健康合作,加大數字創新”……如果說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后簡稱“進博會”)已經成為國際最新醫藥產品落地中國的第一站,那么在進博會上與阿里健康簽署合作,則標志著跨國藥企已經登上了中國互聯網創新的“快車”。
11月7日,在中國上海舉辦的第三屆進博會上,諾華腫瘤、輝瑞中國、施維雅中國等多國藥企分別與阿里健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互聯網+醫藥”、患者教育和保障,以及患者援助等方面展開合作,為中國患者帶來更加安全、專業、便捷的創新服務。據統計,全球排名前50的跨國藥企中,超過一半已經與阿里健康簽署過合作協議。
“帶狀皰疹疫苗的落地折射出創新藥引進的‘中國速度’。”葛蘭素史克相關負責人近日對媒體表示,去年進博會上參展的帶狀皰疹疫苗,已經在中國10多個城市上市。此外,通過與阿里健康合作,該疫苗還在醫鹿APP等應用上實現在線科普和需求登記。截至10月,已累計服務數萬用戶。

(阿里健康與諾華腫瘤簽署合作協議)
據介紹,在第三屆進博會上,不少跨國藥企都選擇了與阿里健康簽約:諾華腫瘤將與阿里健康從患者援助、藥品可及性、用藥依從性和藥品支付等方面開展合作,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輝瑞中國與阿里健康將聚焦于疫苗數字化服務,雙方共同推動提升肺炎疫苗的接種率,并在處方藥領域展開合作;施維雅中國與阿里健康將共同探索慢病患者的線上服務及全程管理,為患者提供“數字醫療整體解決方案的共享未來”。
“讓中國患者能夠‘安心、放心、省心’地用到好藥,是阿里健康的使命。”阿里健康董事長兼CEO朱順炎表示,近年來,阿里健康已經與多家全球領先的醫藥企業開展了不同層面的合作。無論模式如何變化,雙方秉承的理念只有一個:要用互聯網的創新模式,為中國患者帶來安全、專業、便捷的健康服務體驗。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人們對于優質線上健康服務的需求日益高漲。以正在進行中的2020天貓雙11為例,預售期間的體檢、疫苗等醫療服務增長超過1500%,維生素等保健食品增長超過1600%,口罩和眼部保健商品增幅更是在100倍以上。有健康商家感嘆,這是過去10年中前所未見的。
與健康消費需求空前高漲呼應的是,疫情以來一系列鼓勵“互聯網+醫藥”創新的政策不斷出臺,特別是11月2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提升醫保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推進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建設。支持‘互聯網+’醫療復診處方流轉。”進一步明確了網售藥品將納入醫保,“優化服務,便民惠民”。
諾華腫瘤(中國)總經理吉必成認為,與阿里健康的戰略合作響應了中國促進“互聯網+醫藥”的策略,也代表著公司正在持續加大投入互聯網創新。“我相信在和阿里健康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有機會通過創新的模式,帶給腫瘤患者更全面的健康保障,也更有機會整合患者、醫生、藥師和慈善機構,為患者提供更專業的數字健康解決方案。”吉必成說。

(阿里健康與施維雅中國簽署合作協議)
施維雅中國區總經理Stephane MASCARAU先生表示,希望通過與阿里健康攜手,施維雅中國將進一步探索以患者為核心的互聯網合作,為患者提供多方面的健康解決方案。

(阿里健康與輝瑞中國簽署合作協議)
輝瑞生物制藥集團中國區首席運營官吳琨認為:“此次輝瑞與阿里健康的合作,將會發揮雙方公司的優勢,推動互聯網規模化疫苗接種服務模式,通過提升科普內容準確度、咨詢服務的及時性及網絡預約的專業性,提升互聯網用戶的體驗。通過創新、便捷、高效的智慧化互聯網預防接種服務,助力實現‘預防接種全面數字化’的目標,讓更多公眾獲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