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Tech星球(ID:tech618) ,作者:周逸斐,授權轉載發布。
這屆年輕人似乎越來越離不開新品牌......
“完美日記、花西子散粉、三頓半、拉面說......都是我和舍友半個月前就挑選好的雙11必買物品”,在讀研究生楷雯數了數自己第一波天貓“雙11”戰利品,一共12件,其中,2/3都是當下最火的新銳品牌。
每年的雙11都被視為消費市場未來變遷的風向標,直觀感受到品牌市場大變天的不止消費者。“今年36分鐘單點過億,去年整個雙11全網才650萬成交,今年的增長速度猶如火箭!”今年天貓“雙11”一開場,小家電新品牌“添可”創始人錢東奇忍不住發了這一條朋友圈。
11月1日,完美日記、花西子、Ubras等357個新品牌成為各自細分賽道的Top1。其中,奶糖派、pidan等很多人比較陌生的新品牌,也名列其中。

“無數傳統消費品牌看待這些‘新銳網紅’品牌瘋長,差不多是一副茫然表情,完全看不懂其運作原理,但見鬼的是,年輕消費者就跟瘋了似的追捧”,善于抓住風口的阿芙精油、河貍家創始人雕爺曾忍不住感嘆,“很多傳統生意人根本看不懂新品牌的商業邏輯”。
2019年以來,元気森林、鐘薛高等新晉躥紅的黑馬品牌異軍突起,徹底打破以往消費品牌攻克市場的行規,開始頻繁活躍在抖音、B站、淘寶等各大平臺。而在過去,都是寶潔、聯合利華等傳統頭部品牌獨攬“天下”,通過傳統媒體平臺投放大量廣告切入消費市場,新品牌只能夾縫求存。
而如今,扶持新品牌,已經成為各大頭部電商平臺的集體命題和重點戰略。淘寶天貓總裁蔣凡,更是直接喊出“未來10年將是互聯網創造新品牌的10年”,新消費浪潮才剛剛開始
鎖定年輕人,市場開始逆向“生長”
誰觸發了新消費品牌需求,又是誰在為新消費品牌買單?答案都是,年輕人。
這是一個由需求主動催生市場革新的新消費時代,而商業領域的變革和模式創新又源于消費者的更迭。2019年11月,尼爾森發布的《中國消費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顯示,中國的90后約占總人口的24%,將主導中國未來5-10年消費格局。
由此,中國的年輕消費群體尤其是Z世代,有機會并且也正在引發一場蝴蝶效應。無論是分析行業報告還是觀察電商平臺,都紛紛指向這一現象——年輕人逐漸變成了主力消費人群。對比近10年天貓雙11的消費者年齡結構也可以發現,90后的占比正在逐年上升。僅拿Z世代舉例,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統計,該群體總人數為2.6億,以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59元/年計算,其背后至少蘊藏億萬級消費潛力。
但與主宰上一消費時代的60、70后追求大牌不同,90后的消費者更注重個性化、顏值和便攜性,主要通過社交媒體尋求消遣和生活、娛樂方式。并且從一個消費者,變為一名產品創造參與者,品牌則根據新年輕消費群體興趣愛好,匹配不同類型的營銷玩法。完美日記合伙人 Christy 認為,“追逐個性的95后是品牌的主戰場。”
于是,靠賣盲盒起家的潮玩新品牌泡泡瑪特,年均賺4億,在今年6月初擬赴港上市。完美日記進入IPO階段,元氣森林的融資傳聞不斷......這些在天貓平臺備受年輕人追捧的新品牌正尋求更壯大的發展空間。不僅如此,在今年“雙11”期間,越來越多黑馬新品牌在天貓“誕生”。據悉,11月1日,1800多個入駐天貓不到3年的新品牌成交額,超越去年“雙11”全周期,其中有94個新品牌增長超過1000%。
以如今早已出圈的新品牌飲料元気森林舉例。順應當代年輕人追求健康生活這一大趨勢,因此元気森林在定位人群方面,以0糖、0脂、0卡為主打口號,精準圈中當下年輕人群尤其是女生的心理訴求。在渠道發展路徑上主要分為線上、線下兩大方向,線下這一方面,元気森林抓住便利店熱潮加快了觸達用戶速度;線上這一方面,通過淘寶直播、B站、綜藝以及明星代言等方式吸引年輕人目光,構建屬于年輕人的社交生態圈。
可以預見,在互聯網深度成熟的背景下,通過細分年輕人群的訴求,會有更多新品牌有較大的機會和空間,加大了與大品牌貼身搏斗的機會
爆紅的“秘方”
為什么在今年天貓“雙11”這個節點,大量新品牌開始迅速爆紅?是風口來臨,還是偶然?
從天貓“雙11”黑馬新品牌的爆發看,這一切都有跡可循。不僅今年9月專門啟動“天貓超級新秀”計劃3年內幫助1000個新品牌年銷售過億元,而且首次在今年雙11開辟新品牌專門會場。
完美日記創始人陳宇文認為,新品牌潮流“不是一個偶發事件,它背后有一個邏輯支撐。”“90后、00后成為消費主力,供應鏈基礎成熟,消費者端新中產崛起,加上電商基礎設施的發展、消費品公司和組織的變化”,是新消費品牌在短時間內用較低的流量成本做到高度曝光、快速增長的主要邏輯因素。”云鋒基金投資副總裁孫小萌解釋道。
可以肯定的是,爆品新品牌的打造并不是憑空設想或者閉門造車而形成,而是天貓等電商平臺基于消費洞察,根據年輕用戶的需求反向定制爆品,不斷循環增加曝光形成口碑,之后各種資源跟進,把口碑轉化成品牌。青桐資本經過研究發現,新品牌方大都首要選擇天貓做0-1的孵化,然后才到京東等渠道做經銷。
這一現象也不足為奇,天貓在新品牌孵化方面布局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
2016年,天貓上線TMIC創新中心、天貓小黑盒、超級品類日等營銷工具,覆蓋品牌銷售觀察、上新、銷售等多個環節。發展到如今,天貓也由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連接器,進化為新零售時代的商業基礎設施提供者,包括淘寶直播、盒馬、餓了么、零售通、銀泰等矩陣,讓新品牌形成全面立體的營銷渠道。
除了基于考慮天貓成熟的新品牌孵化系統,建立與年輕消費群體獨特的溝通方式,也是眾多新銳品牌戰隊天貓的重要因素。不僅將今年9月初將淘寶APP改版年輕化,還通過虛擬品牌形象直播的方式貼合年輕群體的興趣愛好,重點凸顯“內容電商”中的“內容”,使得新品牌獲得更多彎道超車的可能,新銳品牌花西子便是成功案例之一。
“天貓美妝花西子通過虛擬品牌形象花小西,對外傳遞自身的年輕品牌理念。”雪爪文化創始人老徐作為其虛擬形象合作方,對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分析,品牌年輕化潮流在直播推動下發展迅速,加快年輕人對新品牌的認可度。“Z世代對動漫和虛擬人物的親近感,幫助品牌不斷收獲新的年輕用戶,這一方式也被希望年輕化品牌的老字號和大品牌所接受,通過高新技術讓品牌煥新。”
“天貓是目前所有渠道中最好的陣地”,科沃斯集團董事長、添可品牌創始人錢東奇直言。
除了幫助新銳品牌觸達更多年輕群體,天貓本身也在詮釋“逆生長”這一詞。完美日記創始人陳宇文覺得,天貓變年輕了。比如打破次元壁,邀請虛擬易烊千璽代言天貓,撬動天貓年輕化營銷場景。用虛擬形象做代言人并不罕見,但基于真人形象開發虛擬偶像的方式,在此前品牌營銷案例中并不多見。
“年輕化”的天貓吸引更多年輕人,其在幫助新品牌的過程中也會進一步加強對該群體的吸引力,更多的細分品類機會也會隨之出現,形成正向循環。天貓市場部總監三嘯曾公開表示,天貓平臺上有約6000萬喜歡“嘗鮮”的用戶,他們一年內購買新品牌超過12次,為新品牌貢獻了超過50%的交易額。
下一步,該怎么走?
對于新品牌而言,“雙11”是必須抓住的展示窗口。
天貓雙11的品類榜單就像是新品牌身價的標碼,若其成為行業第一名,意味著可能會獲得估值溢價的主動權。追溯三頓半、王飽飽等新品牌的出圈路徑,便會發現存在一個交叉點:它們均登上過天貓雙十一細分類目Top1,成為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后被外界廣泛知曉,免費收獲一大波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并受到資本的追捧。峰瑞資本發文闡述其投資三頓半原因時也提及,“三頓半”通過創新,已經成為了天貓雙11排名第一的國產咖啡品牌”。足以見得投資人對品牌在天貓雙11類目排名的重視。
因此,各大新銳品牌均紛紛進駐天貓雙11,不僅僅是因其是年度電商活動,更是面向超8.7億網購用戶的品牌展示和傳播過程。他們渴望拿到更多的展示機會,成為被投資方認定為“具有投資價值的新品牌”。
截止到目前,已經有375個新銳品牌成為今年天貓“雙11”的黑馬,拿下所在細分品類行業的Top1,未來存在多種可能性。
另一值得注意的新現象是,三頓半、拉面說等新品牌背后的創始人均為90后,“這批新一代創業者經歷過中國經濟發展和商業機會的融合”,能夠同角度出發理解目標消費者心理,精準地捕捉年輕人需求。“也是因為這樣一群新的創業者,才能夠讓新品牌的爆發實現井噴,這是非常重要的內核推動力。”天貓市場部總監三嘯如是說。
但將新品牌打造為一個真正意義的長期品牌、優質品牌,僅僅有流量思維和線上營銷機制還遠遠不夠,隨著入局者不斷增多,這逐步短期時間窗口的“紅利”會消失。對此,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天貓消費電子事業部、家裝事業部總經理吹雪給出答案, “從平臺的角度,我們今天在做合作伙伴,在造一個勢出來,讓新品牌變成一個新的市場機會。”
新消費這股風還將繼續刮,變得更加猛烈。不難看出,天貓試圖講述一個多贏格局的故事:新品牌借年輕人崛起,天貓也成為一個更富創造力和創新力的“逆齡生長”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