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足以稱得上是我國醫美行業發展史中的監管里程碑年。6月,國家衛健委等八部門發布《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8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行業正式進入“嚴格監管”時期。
征求意見稿中的第十條尤為引人關注,“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指導、督促網絡平臺建立健全內部審核機制,在廣告發布、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過程中,攔截違法違規醫療美容廣告宣傳信息。網絡平臺經營者未依法履行平臺責任的,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從嚴查處。”
據悉,目前市面上提供互聯網醫美信息服務的平臺,包括綜合互聯網平臺美團醫美、競價排名形式的百度和垂直類互聯網醫美服務平臺新氧等。就以上問題新氧風控委員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新氧自成立之初對各種行業亂象的態度就是“零容忍”,于去年5月在業內率先發起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推動行業實現“三個標準化”,即服務標準化、巡查標準化、商品標準化,打造平臺治理的“新氧模式”,全力從源頭上盡力遏制行業亂象。

基于風控反作弊系統架構,新氧通過用戶風險指數進行安全畫像,對高風險用戶實行站內打標并且降權。與此同時,針對“醫療藥材合規、平臺內容信息真實性、機構醫生資質合規”等維度,據新氧披露,從7月18日到8月31日,新氧累計攔截涉嫌違規違法醫美商品174102例、機構1054次、違規或超范圍執業醫生1717人次、虛假訂單及評價12370次,總計攔截、處置違規違法醫美信息達189234次。此外,新氧還組建了專業審核團隊,加強對機構及醫生資質、發布內容、商品的審核,建立內容違規信息風控模型庫,強化平臺治理。
在平臺治理的過程中,新氧時刻堅守“專業”底線,保障平臺用戶的合法權益。據新氧風控委員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在今年暑期醫美需求暴增期間,幾乎每天都會發現類似“做不了學霸,那就做校花,整容要趁早” 等向青少年傳播“容貌焦慮”的醫美廣告申請,新氧審核人員全部予以駁回,堅決不允許相關廣告宣傳內容上架;同時,更有某些機構用例如“1元醫美”等低價引流、夸張夸大,效果對比、承諾/保障、敏感信息引誘求美者“入坑”的營銷擦邊球廣告素材申請,都被新氧審核人員堅決駁回。新氧風控委員會更會持續將相關涉嫌違規、違法廣告宣傳素材的形式、代表性文案等同步給營銷部門,提醒機構需秉承對用戶健康負責、誠信經營的態度,誠信守法運營。
中國廣告協會會長助理、會員部主任、互聯網廣告委員會秘書長霍焰表示:“政府有關部門首先在大力整治很多違反醫療原則的醫美機構,如發布各種帶有夸張、欺騙、誘導性成分的宣傳信息,從而導致醫美從本質上屬于醫療行為的這一嚴肅性被嚴重忽視。醫美機構、醫生要切實落實好‘法律禁止性規定’與各項部門規章的要求,做到‘信息合規’與加強自律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身合法權益,樹立規范醫美的良好形象。”
“征求意見稿對整治各類醫療美容廣告亂象而言,有著積極的意義,有利于整個行業的長久發展。”新氧科技副總裁、新氧風控委員會負責人張力明表示,“新氧將從自身做起,堅持行業自律,進一步完善內部審核機制,在廣告發布、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過程中,攔截違法違規醫療美容廣告宣傳信息,促進醫美回歸醫療本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