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政府網8月17日消息,國務院公布《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進一步明確關鍵信息基礎重點保護舉措,為數據經營合規、數據資產化治理與發展提供指引。
作為中國領先的企業級大數據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國雙始終將數據安全視為生命線,深耕信息安全領域,為客戶提供以數據安全為核心、以網絡安全為保障的信息安全解決方案,自主研發國產化數據安全態勢感知、網絡安全審計、數據庫審計、數據安全可信共享、數據安全風險追溯、聯盟共識統一身份認證等相關信息安全產品,助力政府組織和企業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與企業發展的各種風險,筑牢國家安全屏障。
日前,國雙自主研發的“網絡安全審計系統GS-DSA/V1.0”、“數據庫審計系統GS-DBA/V1.0”安全專用產品,雙雙通過公安部《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監測和銷售許可證管理辦法》及相關規定審查,獲得由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頒發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銷售許可證》。

國雙數據庫審計系統
通過對數據庫操作雙向數據包的解析、識別及還原,實時監控數據庫各種帳戶(如超級管理員、臨時帳戶等)的數據庫操作行為,準確發現各種非法、違規操作,并及時告警響應處理。支持單一IP數據庫服務器的審計,同時提供連續IP、動態IP段的集群式數據庫服務器的審計,降低數據庫操作安全風險,保護企業數據庫資產安全。
國雙網絡安全審計系統
以數據資產為核心,采用內容特征識別、流分析、嵌套提取、智能策略匹配等技術手段,實現網絡傳輸過程中敏感內容智能識別、阻斷,為用戶按需提供多角度、深層次的數據防護解決方案,防止企業標記的重要信息資產以違反企業數據安全策略的形式流出企業規定范圍。
基于數據庫審計系統與網絡安全審計系統,國雙推出“智能數據安全態勢感知解決方案”, 在眾多需要重點監控的如互聯網出口、業務專網、內部敏感信息流轉追溯等場景中,通過數據分級分類、文件解析與內容識別、流轉軌跡追溯、風險分析與態勢預警等功能,為來自黨、政、軍、電信、金融、醫療、電力、制造等行業用戶,構筑敏感數據生命周期綜合智能安全管控平臺,實現全面、智能的敏感數據監視和防護,真正為用戶數據安全保駕護航。2020年,國雙被工信部授予“網絡安全技術應用試點示范單位”。
毋庸置疑,數據安全已經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面,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在“新基建”形勢下,網絡安全攻守雙方的較量更加激烈。隨著傳統安全壁壘逐漸瓦解,內部系統與外部空間的邊界愈加模糊,使得企業面臨更多的安全挑戰,同時也提出了更多安全需求。在數據要素市場化的趨勢下,數據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產要素,數據安全是數字經濟的零因子。
國雙將充分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優勢與場景化落地能力,幫助客戶著力解決數據安全領域的突出問題,有效提升數據安全治理能力,賦能企業和政府組織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征程中行穩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