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互聯網進入到存量時代,線上流量日益飽和,流量爭奪開始往線下轉移,廣泛覆蓋生活、消費、出行等場景的戶外廣告迎來全新發展機遇,得到了不少品牌的青睞。國際營銷信息公司WARC在對2021年戶外廣告支出份額的預測中指出,戶外廣告將成為2021年增長最快的媒體,增長20.2%。
戶外廣告作為線下流量的重要入口,在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賦能下快速發展。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行業規模小、管理不規范等諸多問題和挑戰。如何對戶外廣告效果進行有效的監測和評估,一直是廣告主希望破解的行業難題。為此,國雙廣告監測分析優化平臺AD Dissector(簡稱國雙AD)全面升級了戶外廣告監測功能,推出了戶外廣告監測解決方案,不僅能夠幫助品牌有效地評估戶外媒體的價值,找到高價值戶外媒體點位,還能夠幫助客戶制定專屬的戶外媒體廣告投放標準,同時還能夠幫助品牌綜合評估跨媒體投放效果,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全場景覆蓋、全鏈路分析
國雙戶外廣告監測解決方案助力品牌全方位評估戶外媒體價值
戶外廣告誕生于場景之中,包括戶外廣告牌、墻體廣告、火車站廣告、公交候車亭廣告、公交巴士車身廣告、地鐵廣告、樓宇廣告等多種形式,既有靜態展現的傳統戶外廣告,也有具有數字化和智能動態展現形式的數字戶外廣告。作為場景營銷天然的襁褓,戶外廣告近年來也受到越來越多廣告主的關注。
伴隨著戶外廣告科技的日新月異,戶外廣告形式越來越豐富多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效果測量的復雜性,主要體現在戶外觸媒場景復雜、媒體數字化程度不一致且標準不統一、監測監播市場不成熟、媒體形式多種多樣、缺乏行業公認的方法論等方面。
基于此,國雙戶外廣告監測解決方案結合數字、人工、音頻識別適配多場景下的戶外媒體監播需求,運用機器學習、自動化識別等多種技術手段提供了四種監播方法,可以進行傳統戶外廣告、數字戶外廣告等全場景下的戶外廣告效果評估。
①SDK:在媒體智能終端植入監測方的SDK程序包,監測方主動獲取播出數據實現監測;
②API:戶外數字智能屏采用監測代碼的方式收集播出數據;
③日志監播:媒體設備的播出日志上傳到第三方,第三方解析媒體的播出日志;
④人工監拍:采用人工手持監播APP拍照的方式實現媒體廣告監拍。
地理位置信息是戶外廣告數字化測量的基礎數據,國雙通過與地圖廠商合作,基于連續時間的位置信息形成的用戶網絡軌跡構建分析數據池,深度挖掘數據價值,打造投前計劃選點、投中廣告人流量測量、投后效果數據評估的全鏈路分析閉環,不僅可以幫助品牌找到覆蓋廣、觸達率高的戶外媒體,而且還能夠判斷某戶外媒體覆蓋范圍內的人群信息。

跨屏、跨媒介類型預算分配優化
助力客戶獲得最佳投資回報
戶外廣告雖然具備視覺沖擊力強、到達率高等諸多優勢,不過單一媒介的傳播效果畢竟有限,因此廣告主進行廣告投放,往往會采用多屏、多媒介投放策略,通過線上廣告和線下戶外廣告相結合的形式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然而如何分配在不同媒體的廣告預算,才能達到最優的組合投放效果呢?
國雙廣告監測分析優化平臺AD Dissector的跨屏分析功能(行業中一般稱作“MixReach”),通過跨屏數據打通,對歷史投放數據進行建模,可以跨屏、跨媒介類型地幫助品牌靈活、精準地優化預算分配,從而幫助客戶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率。具體來看,主要適用于以下三種場景:
①在一定的預算條件下,通過不同媒體組合獲得最優到達效果;
②通過選取不同組合以最低的成本達到相同的目標受眾到達率效果;
③當某一媒體效果不足時,可選取其他媒體補充獲得最佳ROI;
比如,當品牌的Reach固定時,利用跨屏分析功能可以智能化地分配每一屏預算,使花費最少。在某品牌的廣告投放中,國雙就幫助其節省了400余萬營銷預算。
作為中國領先的企業級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國雙自開展第三方監測業務以來,始終堅持中立第三方的原則,為客戶提供客觀公正的廣告監測服務,助力廣告主科學地衡量廣告投放效果。深耕混合式產業智能,近年來國雙通過不斷升級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形成了一套覆蓋公域和私域大多數用戶場景的全域監測解決方案,助力品牌實現科學增長。不忘初心,基于算力、算法、場景化落地三大核心優勢,國雙將一如既往賦能客戶實現數據智能驅動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