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超過35萬制造業企業在過去20年中撐起了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而隨著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僅靠人口紅利實現高速增長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中國制造業想要實現“彎道超車”,或許只剩技術一條路。
隨著轉型中產業體制改革、機制創新、科技創新的不斷推進,以卡奧斯COSMOPlat為代表的中國“智造”方案,或將為世界制造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重要借鑒。

11月28日,全球工業4.0領域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德國ROI-EFESO工業4.0獎首輪獲獎企業揭曉。在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及其旗下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簡稱海爾智研院)賦能下,由海爾智研院、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海爾中德冰箱互聯工廠、海爾中德滾筒互聯工廠、海爾中德熱水器互聯工廠組成的“燈塔基地”——海爾中德智慧園區,獲評德國ROI-EFESO工業4.0獎。這是該獎項首次花落中國。
技術如何與工業基因相融合?
21世紀以來,我國制造業靠勞動力和投資要素驅動,實現了近二十年的高速增長。但隨著人口紅利褪去,土地成本高漲,制造業各類成本正在急劇上升;同時,市場定制化需求日益旺盛,無法把控定制生產成本、品質和效率的傳統生產模式在市場競爭中也呈現劣勢……
要么按需升級,要么被無情淘汰,制造業轉型帶來的陣痛正在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
老路走不通,企業和政府的目光開始轉向以智能制造為代表的新技術方案。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深度融合的產物,智能制造解決方案貫穿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的各個環節,可以通過數據驅動的方式,推動工業效率和產能的進一步提升。
但制造業的復雜性,注定了這條路將極其漫長。在智能化改造中,企業不得不面對生產流程、管理體系、供應鏈體系的變革,如何有的放矢的用好技術,用對技術,成了現在許多企業轉型升級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當中,中國有220多種工業產品的產量為全球第一,占據世界工業半壁江山。隨著國際分工的日益廣泛、深入,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已經由產業和產品的競爭向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競爭轉變。
因此,中國的智能制造要做到的,也并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術或方案突破,而是將技術與中國工業基因相融合,找到最符合中國制造業轉型的發展路徑。
作為中國本土制造的重要一員,海爾自2012年就開始數字化轉型和互聯工廠的探索,被外界評價為中國“燈塔工廠”領路人。而這背后的賦能引擎,正是充分吸收了海爾工業基因與數字化轉型智慧的卡奧斯COSMOPlat。
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中國方案
通過將技術和產業發展需求深度融合,卡奧斯COSMOPlat以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的智能制造平臺為依托,在攻克智能制造關鍵技術的基礎上,對智能制造下的大規模定制模式以及互聯生態圈建設進行了深入研究,打造出評估咨詢、改造實施、平臺建設三大能力,為企業提供從智能制造頂層規劃到生態建設的全套解決方案。

基于成熟的互聯工廠方法論體系,融合自身的經營管理實踐,智能制造平臺能提供從企業基礎能力,產線規劃,到數字化工廠,智能管理等的全方位評估和咨詢,提供從理論到實踐的支撐與服務,幫助企業進行頂層的戰略設計、行業生態構建,成為卓越的“燈塔工廠”。
而在互聯工廠建設方面,卡奧斯COSMOPlat和智研院能夠為企業提供從園區規劃、工廠規劃到生產過程規劃逐級細化的建設和落地方案,在工廠布局改善、設備優化、產能提升、排產驗證等方面提供高執行度的細節規劃。
例如,在物聯集成、大數據等技術助力下,淄博某健身器材生產商建成柔性化、數字化、智能化的互聯工廠,不僅縮短建廠周期三個月,節省投資100萬,企業生產效率也得到全面提升。
而除了對企業轉型的深度賦能,智研院也對智能制造生態的橫向拓展進行了探索。今年七月,智研院聯合多方生態共建漁具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漁具制造產業向生態圈轉型提供支撐。
從評估認證、管理咨詢診斷到互聯工廠、數字化系統建設,再到物聯集成、先進智造、生態增值,卡奧斯COSMOPlat已經構建起共創共贏的智能制造新生態體系,不僅向外輸出了智能制造的核心標準和模式,更形成了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新型技術應用的創新生態系統,為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了“中國方案”,正在成為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生態賦能:興業、惠民、善政
供應鏈賦能、打造柔性產線、設備管理與風險預測……以大規模定制模式的強大包容性和可復制性,卡奧斯COSMOPlat形成了包括咨詢診斷、精益生產、軟硬件改造等在內的多層級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實現高精度下的高效率,在興業、惠民、善政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賦能成果。
興業方面,在紡織服裝行業,卡奧斯COSMOPlat賦能陜西偉志服飾實現了柔性生產,使之成為西北區域最重要的個性化服飾制造商;

而在產業鏈上游,通過卡奧斯COSMOPlat的智能生產管理系統,紡織企業浙江安吉倍豪的計劃員不再需要每日奔波在機器設備間手抄記錄和人工排產,只需要通過系統就可以獲得全部設備的實時數據。上云讓企業擺脫了“人管機器”的管理困境,提高了生產效率,也將工人從機械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企業的活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農業領域,秉承以工業思維賦能農業的理念,卡奧斯 COSMOPlat對壽光恒蔬無疆基地進行農業物聯網改造,建立蔬菜種植管理模型,對其生產過程中的各環境因子進行精確控制,讓果蔬產量提升了10%,節約水肥30%,果蔬質量得到了保證,恒蔬無疆品牌價值也隨之提升。

惠民方面,今年大年初一,面對疫情造成的醫用物資短缺,卡奧斯COSMOPlat的4名創客萌生了搭建平臺對接物資供需的想法。在得到多個鏈群的百名創客響應后,卡奧斯COSMOPlat只用了48小時就搭建起全國首個醫療物資供需平臺。這個發起于“民間”的平臺一上線,就迅速匯聚了全球10余個國家的采購資源,實現了物資的精準高效匹配,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力量。
隨著進口生鮮冷鏈造成的疫情反復,進口企業、港口、海關、消費者等都暴露在不可預知的風險中。依托工業護照平臺,卡奧斯COSMOPlat牽頭打造冷鏈食品安全碼。用戶只需要簡單的掃碼,就可通過產品、原材料獨一無二的身份編碼對冷鏈食品進行溯源,獲得產品來源,核酸檢測,物流運輸等生命周期數據,讓企業、消費者都能獲得安全放心的體驗。
善政方面,卡奧斯COSMOPlat構建首個國家級區域一體化工業互聯網平臺“青享云”,通過打造消費、工業、人才、政策、服務、數據全方位一體化生態圈,將政務、企業,個人業務一站式打通,立足青島,輻射膠東半島五市,摸索區域工業互聯網建設推廣模式,助力公共服務上云和區域經濟一體化。
截至目前,卡奧斯COSMOPlat已孕育出教育、模具、能源等15個行業生態,同時建立了全國7大中心,覆蓋12大區域,并在20個國家復制推廣。
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我國明確指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而以智能制造為代表的創新思維與技術的應用不僅將為傳統行業帶來巨大發展潛力,也將成為下一步帶動國民經濟進步的根本動力。
通過模式、技術、機制三大領域的創新,卡奧斯COSMOPlat在智能制造領域已經形成了一套極具差異性和可行性的生態賦能路徑,與千行百業共創共享,不僅引領制造業走入智能化時代,也讓“智造”為大眾創造出更有價值的社會和更美好的生活。
未來,卡奧斯COSMOPlat將繼續深入探索智能制造的新模式、新技術、新機制,成為未來國際產業級競爭中的基座,以技術為中國乃至世界工業賦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