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今年新晉的五大生產要素之一,數據的地位正在蹭蹭上漲,躋身新家族,自然要憑實力說話,數據也肩負著目標KPI:
雖然只有短短三句,但推進起來可不是那么容易,今天UCloud優刻得就和大家談談數據開放共享這件事。
①
在種類繁多的數據家族中,政務數據當屬老大哥,依靠量級、生產關系等多方面占據話語權。
數據已成為促進經濟發展和技術創新的全新驅動力,為提升公共數據資源利用率,加速政府公共數據開放已成趨勢,并被提升到“國家戰略”地位。
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國已有82個省級、副省級和地級政府上線了數據開放平臺。其中,廈門市大數據安全開放平臺作為全國首個采用“安全屋”技術開展政務大數據安全開放應用的平臺,一經上線就吸引了大家的關注,2018年廈門在全國率先實現政務數據互聯互通無障礙共享,為政務大數據開放奠定堅實的基礎。
2019年廈門市大數據安全開放平臺上線后,至今已開放數據總量116181條、開放數據目錄846類、開放數據項總量2953類、數據下載量5876次。
既然要開放數據,就必然面對數據匯集、流動、共享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廈門是如何將數據“有條件開放”的呢?答案就是:UCloud優刻得安全屋。
②
UCloud優刻得安全屋的邏輯并不難理解,將數據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讓數據可以被充分使用且不能被觸碰,如此,數據的所有者還是政府方,不用為安全憂心。
但在技術原理上,就復雜得多,安全屋作為UCloud優刻得獨創的數據安全流通平臺,結合數據沙箱、多云融合、區塊鏈三大技術亮點及加密體系的融合,形成了一整套基于云端安全技術、計算技術和流通規則的大數據應用解決方案,真正意義上確保了數據流通安全。
③
2020年11月1日,國務院印發《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明確指出,鼓勵商業銀行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建立風險定價和管控模型,“利用大數據等技術解決首貸難、續貸難”等問題也被寫入方案中。而在廈門,依托大數據安全開放平臺及安全屋平臺,已有切實的金融落地案例佐證大數據技術應用的價值。
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即全國信易貸平臺)是國家發改委牽頭推進、信用服務中小企業融資的國家重要基礎設施,率先探索“信用+科技十普惠金融”創新應用,平臺已覆蓋全國661個城市、3400萬家企業以及金融機構。
全國‘信易貸’平臺就像一個超市,匯集了各類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實現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的雙向對接、自主選擇。
目前全國“信易貸”平臺已正式落地廈門,平臺匯聚各類信用服務和“信易貸”創新產品,實現多場景支持、全流程覆蓋的一站式融資服務,將立足廈門服務中小企業融資、激發市場活力,助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
在落地、推廣過程中,全國“信易貸”平臺廈門站基于安全屋產品體系,在獲取企業授權后,可通過平臺快速、廣泛接入中小企業市場監管、稅務、司法、水電氣、房產以及社保、公積金繳納等領域的實時信用數據,并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打破舊有的信用數據使用模式,大幅提升數據接入時效及廣度深度,保障數據安全。
同時結合大數據、智能風控等金融科技手段,幫助金融機構評估企業信用,為信用良好企業提供信用貸款,從而破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痛點。
全國“信易貸”平臺廈門站于2019年9月啟用后,立即吸引8990家企業注冊,匯集36家本地金融機構發布的特色金融服務產品178個,信用融資規模近700億元。
平臺計劃在兩年內布局全國100余個城市、服務全國1000萬家中小企業、撬動1萬億的信用貸款規模,最終實現全國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全覆蓋。
在金融場景中,除全國“信易貸”平臺廈門站外,UCloud優刻得安全屋已在上海市大數據普惠金融平臺、農行上海分行得到應用,此外,安全屋也深入到廈門承辦的首屆中國人工智能·多媒體信息識別技術競賽、2020數字中國創新大賽大數據賽道等多項競賽中,通過安全屋平臺保障競賽應用的社會數據安全開放,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產業發展,助力數字廈門建設。
在數據資產價值不斷提升的當下,打破數據孤島、實現安全流通顯得異常重要,未來,UCloud優刻得安全屋也將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成為讓數據更“有數“的安全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