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電商頭條(ID:ecxinwen),作者:我是風清,授權轉載發布。
近日,一種新型的互聯網職業悄然而生,那就是網絡奔現師。
有人搶注公號,有人閑魚開店,淘寶也可直接下單。
有人做一單賺188,有人標價9999萬,是新職業,還是玩噱頭?

單身狗和外賣小哥靈魂對話后,有人發現了新商機
《第一次親密接觸》成為一代人的記憶,如今95后不需要像80后到處找網吧登QQ。無論工具怎么先進,但我們都曾是活在虛擬世界的人。
要突破那層屏,唯一的辦法就是奔現。何為奔現,就是網絡中認識的兩個人由虛擬走向現實發展。80后謂之“網友見面”,90后曰“奔現”。
給你五秒,想想你當年奔現的情景,對方是青蛙王子,還是超級恐龍?你見光死了多少次?是否有奔現恐懼癥?

屏幕里面住著個喬碧蘿,奔現一見似老羅,這是奔現車禍現場的真實寫照。
這不,25歲的小王有過這樣一次經歷后,死活不愿意奔現了。他是典型的宅男,生活除了工作就是網絡交友,一半時間生活在虛擬世界。
前不久,他遇到了一個女生,感覺對方很溫柔,也很漂亮,越想越激動,起了奔現的念頭,但他立馬打住了,害怕。
網絡世界太魔幻,他得學會適當保護自己。在一次游戲的時候,網友說餓了。他靈機一動,向網友索要地址,說幫她點宵夜。
下完單之后,他聯系外賣小哥,希望能留意下“女網友”的長相、身高等外貌特征,如能拍張照片更好,事后紅包重謝。
本以為讓外賣小哥送餐的時候順便買包衛生巾已經夠奇葩了,沒想到還有更牛掰的事。
舉手之勞,還能賺外快,外賣小哥答應了。當外賣送到的時候,取餐的是一位“虎背熊腰”的女漢子。
或許外賣小哥也是過來人,甚是同情小王,告知詳情后,將小王的紅包退還給他了,畢竟不能讓小王流淚又破財。
有人據此編成段子放到網上,一些嗅覺靈敏的人從中發現了商機,開始搶占“網絡奔現師”關鍵詞注冊,在閑魚等各電商平臺開網店接生意。
風清從淘寶往上查看了下,提供網絡奔現服務的店鋪有十幾家,服務價格最低19.9,最高近千萬。
網絡奔現師悄然興起,風口來了嗎?
互聯網時代的社交之痛,催生出的萬億市場規模
這些年,依托互聯網背景屢屢新型的“師”級職業,比如高大上的網絡營銷師,小眾人群的小三勸退師和自殺干預師,還有產業鏈極其龐大的職業差評師。
不過職業差評師屬于灰色產業,是人民打擊的對象。現在新型的網絡奔現師既有職業差評師的規模,又是一個上得了臺面的職業。
為什么這么說?
首先,從用戶痛點上來講,奔現過的人都知道有多痛。
比如小王的第一次奔現,見面后,發現對方根本不是小蘿莉,是一個比自己大10歲的大姐姐,但礙于面子,他沒有調頭就走,一起吃了個飯,沒想到吃了上千元,心痛得無法哭泣。
還有一個女玩家,終于鼓足勇氣買了飛機票去奔現,哪知對面男人的頭發比她老板還少,備受打擊后,她哭了,不是心痛男人,而是心痛她的機票錢,多么痛的領悟。

如今有了網絡奔現師,他可以幫助這些人“排雷”,通過代奔現讓他們避免踩坑。
比如找外賣小哥幫忙的小王,這一次不僅省了千元的飯錢,還省了時間。再比如95后的小李,在雙11時給網戀對象定了一臺蘋果手機當奔現前的“定情”物。他意外看到了網絡奔現師這個職業,于是咨詢購買了服務,結果保住了一臺蘋果機。
網絡奔現師切實解決了一部分人的痛點,在他們做出較大投入前,給了他們決策的依據,滿意后再奔現,不滿意就悄悄消失,作用還是很大的。
其次,從用戶規模上來講,已然是萬億市場規模。
痛點產生需求,需求催生商機。但要形成產業,得看賽道有多寬。
以95后為例,他們多是宅男、宅女,上網的主要訴求是社交、玩游戲、影音娛樂,其中社交占了85%,而社交中以網戀為目的又占了大多數。
據探探聯合中國社科院所發布的《95后社交觀念與社交關系調查報告》顯示,近六成年輕用戶選擇通過社交平臺來尋找未來的“另一半”。對于線上聊得融洽的網友,48.6%的用戶表示有線下見面即“奔現”的需要。

有的人結婚幾年了,都不知道老婆長什么樣,就是因為缺乏奔現的勇氣,現在奔現師可以代勞。
所以,掐指一算,萬億市場規模不是夢。
網絡奔現師,如何干好這門營生?
風清簡單調查了下,在網絡奔現師這個賽道上,目前以兼職居多,未來不排除會出現專業的團隊。
風清從網絡上咨詢了一些賣家,結合現有的報道,歸納總結出了以下幾種運營方式。
其中有一個深圳的網絡奔現師告訴風清,他目前已經接了十多單,打算專職干這個。深圳是一座年輕化的城市,可以先行先試,成功后復制到全國,有點雄心。
關于接單費用,他說根據難易程度出方案定價,他舉了幾個案列。
案例一,如果客戶跟網友比較熟,能夠能配合以送外賣或者閃送禮物的方式代奔現,服務費有一百左右就能搞定。這種基本可以附送照片,但點餐費和禮品費是客戶承擔。
這種相對容易的方式,有很多兼職者在干。

案例二,網友的家庭住址不容易獲取,只有公司地址。但公司人員眾多,只能根據客戶給的信息拼圖,還需要蹲點,才可能找到客戶的網友,這種活比較專業,有點類似私家偵探的活兒,收費以千元為單位。
案例三,客戶直接約網友見面,奔現師直接代奔現,這在QQ時代是常見的現象。但這種風險極高,一是被奔現師搶占先機,二是出現信任危機。
事實上,除了這三種典型的案例外,還衍生出了許多周邊業務,比如奔現成功后的附加服務,吃飯位置代考察,預定酒店代考察,幫助戀愛支招,促成脫單。
如果交往后覺得不合適,也可以為用戶提供有償的“分手服務”。
以95后社交為中心能干的事還真不少,網絡奔現師正是在此背景下催生的新的社交服務。
目前有很多外賣小哥兼職網絡奔現師,有人說,現在的收入還不足以讓“奔現師”成為一門新興的職業,但這只是暫時的,看看“婚戀中介”的市場規模,不說取而代之,切一塊蛋糕就不得了。
馬云說過,很多人輸就輸在,對于新興事物,第一看不見,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來不及。
網絡奔現師,你準備好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