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調皮電商(ID:tiaopiEC),作者: 馮華魁,授權轉載發布。
最近,社區團購的戰斗,又有了一些新的變化。
據傳,京東將收購美菜網旗下的子品牌美家買菜,交易價格不超過2億美元;同時,Tech星球報道,京東將把京喜升級為事業群,把原來京東大商超全渠道旗下的新通路事業部、社區團購業務、1號店業務以及原京東商城市場部整合一處,京喜事業群新負責人是李亞龍,曾擔任京東通訊事業部手機業務一部的總經理,后任CEO特別助理。
而且,李亞龍直接向劉強東匯報,坊間傳聞,劉強東將親自帶隊社區團購,看來是真的。
另一個巨頭阿里,也沒閑著,前段時間,近2億美元領投十薈團,在社區團購賽道強化了一下自己的地位。同時,盒馬、零售通等業務線開始鋪開社區團購,還把淘寶買菜放到淘寶首頁,地位之重,可見一斑。
除了大巨頭京東阿里,小巨頭美團滴滴拼多多,行業巨頭興盛優選、十薈團、食享會等玩家,線下超市,也在重兵布局。據說,沃爾瑪正在組織1萬名團長進入社區團購,只不過這些團長以自己員工為主。
各個地方的團購企業據說也有兩百家:
這場社區團購的戰斗越來越激烈,但是,很多人并不能看懂這場戰局的意義。
02
很多人說,社區團購的風口太猛了,其實,社區團購作為風口是2018年的事兒,今年之所以火爆,不是因為它是風口,而是因為這是實物電商最后一塊跑馬圈地的戰斗。
幾大巨頭不顧一切的進入這個領域,就是因為社區之戰太重要了,幾乎是實物電商最后一場大規模戰爭,社區之戰之后,實物電商發生顛覆之戰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了,除非重大變故。
中國電商的發展階段,可以分為價格戰、品類戰、線上線下融合戰、社交與內容戰,再到如今的社區戰,以前都是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真正到了社區戰之后,線下為主,線上為輔。
那么對社區的爭奪,到底有什么意義呢?
第一是最大限度的讓顧客數字化。
對社區的爭奪,就是對消費者數字化的最后“清盤”。這一戰之后,顧客數字化這件事,就走到頭了,過去十年來,所謂的電商大戰,其實是商業整體數字化之戰,我們先后實現了商品數字化、管理數字化、供應鏈數字化和顧客數字化,顧客數字化是最漫長的。
對電商平臺來說,也只有通過團長把用戶數字化才更有效率,如果是平臺自己去做這種根據地式打法,成本太高,不劃算;如果用以前的廣告式打法,又不夠本地化,很難接地氣。
團長承載的是本地需求的對接,是讓平臺接地氣的管道,團長的作用,還有爭議,我們改天再論述,不過,在最大化的實現顧客數字化方面,團長至關重要。
第二,社區消費的潛力,無窮大。
很多人說,一個社區店,能有多大產值?
其實,社區是離顧客最近的消費場景,是零售滲透的最后據點,因為社區是人們生活最基本的空間,如果一個社區有兩萬人,一人一年在吃穿住用方面消費一萬元,這個社區的消費潛力就是2個億!中國有幾百萬社區?
所以,你覺得巨頭們看中的是生鮮團購這點事嗎?如果只是為生鮮團購,今年整個賽道也不過千億,無論大巨頭還是小巨頭,這點量都不過是他們業務的一個零頭,社區之戰的意義是戰略性的,占領社區,他們背后的供應鏈將被極大釋放。
第三,社區消費數據,更有意義。
什么是社區消費數據呢?
換個問法,一個社區里,有多少某個品牌的空氣凈化器?如果社區消費數據能做到這個精度,產品換代或者配件更換,是不是就更能提高效率?
第四,重構社區業態的物流。
京東為什么要成立全新的事業群來做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的供應鏈跟全國供應鏈不是一個體系,沒辦法共用。
社區是毛細血管物流,商品不多,但時效性要求更穩定更及時,而且社區團購的商品,毛利都不高,需要更高效的物流體系。毛細血管物流和電商的主干物流都被重構以后,中國的零售供應鏈體系就基本定型了。
有的團購平臺建立城市倉網格倉體系,有的沒有網格倉,從城市倉直接到社區店,不管怎樣,這種物流模式對傳統的菜市場批發市場,會有一定的影響,多多少少會改變這些地方的商貿體系。
原來的商貿體系,效率并不高,從產地到消費者,都沒有建立數字化,社區團購是預售制,先有訂單,再安排采摘或者生產,屬于C2M的一種,這是一種進步。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菜市場攤販就需要被取代。消費者也在分化,并不是所有消費者都需要團購,有人就是喜歡去菜市場逛,或者就是沒辦法提前計劃好明天吃啥,這是兩個消費習慣,可以共存。
03
社區團購這場大規模戰斗,到底會是什么結果呢?目前來看,各家有各家的優勢:
對京東來說,目前市場份額有限,但若是收購美家買菜,相當于有了一個基本盤,供應鏈和團長,都是現成的,如果整合好京喜的供應鏈和新通路上的百萬小店,機會還是很大,只是需要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打造供應體系。
社區團購的決戰,一定是靠高效的供應體系,而不是團長的多少,團長是公共資源,就跟三國時的荊州一樣,看起來地位很重要,但誰先占了,未必是好事。何況,團長更在意商品的口碑,這關乎團長的信譽。
對阿里來說,投資十薈團,已經有一席之地,但盒馬能否做好社區團購,還充滿挑戰,畢竟供應鏈完全不同,盒馬是走精品路線,做好社區團購沒問題,但做大規模就有點難度,社區團購除了規模之爭,還有品質之爭,盒馬作為阿里布局品質團購的一支勁旅,倒是很有前途。
美團優選、橙心優選、多多買菜,都已經霸占一方,訂單量上,比京東阿里領先,但是后兩者的供應體系打造成熟,給予流量支持和補貼之后,格局就很難維持現狀了。
社區團購,生鮮是基礎品,靠這個基本不可能掙錢,掙錢的機會來自于未來擴大品類之后,小巨頭們將來如何擴品類呢?
這可能才是未來大戰的焦點,我們且看他們如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