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當網絡成為人人皆可編織的信息場,人們也更加依賴專業、理性的內容來擊退謠言等輿論雜音。2020年,處在更大的不確定性之下,知識內容加速了在大眾視野的發酵。人們對于知識、真相的探尋與追問成為普遍訴求,并以此來消解面對未知時的焦慮與恐慌。
當網絡成為人人皆可編織的信息場,人們也更加依賴專業、理性的內容來擊退謠言等輿論雜音。2020年,處在更大的不確定性之下,知識內容加速了在大眾視野的發酵。人們對于知識、真相的探尋與追問成為普遍訴求,并以此來消解面對未知時的焦慮與恐慌。
12月9日,2020百度沸點“年度知識熱詞”榜單提前揭曉:新型冠狀病毒、凡爾賽文學、核酸檢測、內卷、715工作制、職場PUA、新基建、云監工、“彈”性工作以及股票熔斷入榜,勾勒出2020年中國網民迸發的“求知欲”圖譜。
據悉,百度沸點是百度每年年底基于網民的搜索大數據而發布的盤點榜單,內容涵蓋國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綜合呈現了網民一年內在各個領域中最關注的焦點議題,堪稱“網民意志的風向標”。今年,百度沸點開設了包括年度關鍵詞榜、年度事件榜、年度淚點榜、年度國民驕傲榜、年度生活方式榜、年度驕傲人物榜等14個榜單,綜合呈現了網民2020年內在各個領域中最關注的焦點議題,完整的全部榜單將于近期發布。
透 過2020百度沸點知識熱詞,我們既能看到時代宏大敘事下的歷史叩問,職場與生活雙重重擔下個人焦慮的表達,也能看到作為情緒出口的網絡流行文化持續風靡流行。
不確定性下,全民“抓住”科普知識帶來的安全感
2020年初,面對突然爆發的新冠疫情,國民率先選擇通過搜索獲取最權威的疫情相關信息和知識,“新型冠狀病毒”也因此走上年度知識榜單的榜首位置。
據了解,在疫情期間,每天平均有超過10億人次通過百度搜索了解新冠疫情相關信息和知識,從新冠病毒從哪兒來、戴口罩的正確方法到N95口罩與外科醫用口罩的區別,再到瑞德西韋能否治療新冠病毒等,每個問題的背后都映射出民眾對于這場特殊疫情的強烈關注以及對抗疫情的勇氣與信念。
此外,篩查新冠病毒的有效手段“核酸檢測”也入選年度知識榜單,再次見證了國人對新冠疫情發展的巨大關注。以北京為例,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6月13至14日,北京地區“核酸檢測”搜索熱度就環比上升了231%。
除了防疫相關話題,國家宏觀層面的公共議題也是網民高度關注的知識話題——作為國家數字化的關鍵布局,“新基建”被人們投以濃厚的關注興趣。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以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作為核心概念的“新基建”在兩會前期獲得了集中關注,搜索熱度同比提升了3841%。
此外,疫情在全球蔓延所導致的國際經濟局勢動蕩,讓美股屢次觸發下跌熔斷機制,經濟名詞“股票熔斷”不斷闖入公共視野,被大眾所熟知。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金融危機”相關搜索熱度上漲了258%,人們在了解“熔斷”相關科普知識的同時,也引發了對于經濟走勢的擔憂。而“金融危機對百姓的影響”、“金融危機黃金價格上升還是下降”也成為網民熱搜問題。
職場話題占3成,知識成為折射職場的多棱鏡
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是職場人永不過時的話題。今年的百度沸點“年度知識熱詞”榜單也記錄下了網民所關注的職場生活中的種種怪象:無論是715工作制、職場PUA還是“彈”性工作,都成為了折射當今職場生活狀態的一面多棱鏡。
越來越多的職場知識新詞被網民們關注與搜索,一方面反映出人們被目前普遍壓力較大的職場環境牽扯著神經,另一方面則寫滿了職場人對現實生活的無奈。正如“職場PUA”將話題投向了當代職場的生存困境:上級利用權力、職級、語言等對下級進行打擊和控制,逐漸摧毀下級的自信心和判斷力。“715工作制”指代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5小時的高壓工作制度。而“彈性工作”本意是指在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前提下,員工可以靈活自主地安排工作時間,以代替固定上下班時間的制度,但是如今卻變味成在下班時間或者節假日里、員工隨時待機處理工作事項的狀態。
越來越多職場現象成為熱詞,走進全民視野,背后也傳遞出一個事實:真實的職場,并不如電視劇所演繹的那般簡單。如何在職場環境下保持清醒和對工作的熱情,還將繼續成為職場人學習清單里的必修課題。
透視網絡亞文化,在知識里尋找自我認同
除了宏大敘事與職場共鳴,2020百度沸點“年度知識熱詞”榜單也揭示了網民對熱點文化現象的高度熱情:“凡爾賽文學”、“內卷”、“云監工”等詞語不僅是對當下生活狀態與內心情緒的真實書寫,更是網友在調侃、幽默的情緒中繼續尋找著自我身份的歸屬與認同。
“凡爾賽文學”是網友對熱衷于通過先抑后揚、自問自答或第三人稱視角,明著訴苦實為炫耀的說話模式的一種調侃。如果說“凡爾賽文學”是明褒暗貶,“內卷”則是對于理性的一種呼喚。“內卷”本意指的是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很快蔓延成為網絡熱詞之一,在萬物皆可卷的語境中,人們更多地開始正視非理性的“內卷”現象,積極探索“去內卷化”的改革創新之路。
此外,“云監工”則賦予了直播風口下的網民一道新的身份,在疫情期間,超1億網友通過觀看現場直播“云監工”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造,共同見證了中國速度。這場慢直播還被融入了飯圈文化,網友們紛紛為施工現場的叉車、鏟車、挖掘機等起名。在這場全民參與的盛大狂歡中,國民對于中國速度的見證也催生了民族自信及更強的歸屬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百度沸點首次公布“年度知識熱詞”榜單。十大知識熱詞從宏觀到微觀、從國家到個人、從單純的流行語表達走向某種價值意義的傳遞,其背后為我們展現了全民對于知識、信息以及精神需求更加強烈的內生性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