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近日發布11月中小企業發展指數(SMEDI)為87.1,較10月上升0.1點,經過連續五個月回升或持平,這已是2月以來的最高點。該指數的回升代表著中小企業的整體發展情況回暖。

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運行圖(來源:中國中小企業協會)
自2020年年初疫情發生后,全球經濟的發展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中小企業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困境,其發展指數曾一度跌落到76.4。
在國家的高度重視下,黨中央明確提出要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政府部門迅速、精準、高效的落實,通過減稅降費、強化金融支持、穩崗擴就業等紓困惠企政策,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除了國家政策扶持以外,許多社會機構與單位也對中小企業伸出援手。例如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發布《阿里巴巴告商家書》,通過減免平臺商家經營費用、提供免息低息貸款等20項特殊措施,幫助中小企業發展;巨量引擎與抖音、飛書共同啟動“中小企業護航計劃”幫扶中小企業;投融界針對中小企業創業資源對接問題開展“中小戰疫”專項服務活動,幫助中小企業度過特殊時期的發展危機。
值得注意的是,在幫扶中小企業過程中,與其他互聯網公司不同,投融界作為國內專業的企業服務平臺,在賦能助力中小企業方面具有自己的獨到優勢及特點。疫情發生后,投融界在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小組,先后發布《關于疫情對中小企業影響的調查問卷》、《戰“疫”行研報告》,深度分析疫情對行業和企業的影響,挖掘在特殊時期的應對策略及出現的發展機遇等;同時投融界創新服務模式,開啟“云路演”活動,通過線上微路演的方式讓中小企業可以足不出戶進行資源對接,避免創業者在疫情隔離期因資源短缺等問題而面臨破產等發展危機。
如今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的回升,代表著中小企業的發展得到了暫時的喘息空間。但同時當前國際環境依舊嚴峻復雜,疫情仍在蔓延,中小企業自身體量小、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后疫情時代最大的確定性。
對此,投融界總裁鄒晴建議,中小企業要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利用云計算、大數據、5G等技術實現數字化轉型的自救之路,鄒晴表示,投融界在中小企業服務行業已深耕十年,會結合自身豐富的服務經驗、數字能力與技術水平為中小企業“賦智賦能”,幫助中小企業轉型智慧型企業。

目前,投融界已逐步實現以數字技術為支撐構建的多業態服務模式,通過凝聚數字優勢滿足企業發展中多變的個性化需求,助力中小企業抓住后疫情時代的數字化機遇,快速實現產業升級和數字轉型,在逆勢的環境下找到突圍之道,持續賦能中小企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