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人工智能作為一項重要的賦能技術,在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等眾多抗疫場景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少AI企業也積極發揮自身在深度學習、算法模型訓練等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特長,為智慧抗疫貢獻一己之力。
為了提高疫情診療效率,深入挖掘AI對于新冠肺炎早期檢測的重要價值,并在行業內樹立人工智能影像輔助診斷標桿企業,今年4月底,在工信部科技司的指導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信通院”)和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宣布正式啟動“人工智能抗疫產品”評測工作。7月10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健康云峰會上,肺炎AI影像輔助診斷產品評測結果正式公布,7家科技創新性AI企業獲得授勛。
本次項目中,中立的云計算服務商UCloud優刻得作為技術支持方,再度與信通院攜手,配合進行評測準備工作,全程負責線上評測環境的部署與搭建,此外還提供私有云、安全屋沙箱等云平臺產品及技術服務支持,確保一切評測工作在環境公平、系統穩定、數據安全的基礎上順利開展。
兩周時間內,從無到有搭建AI評測環境
本次評測工作的數據均來自全國各個疫情一線醫院的共計200GB肺炎CT影像數據,數據量較大且對數據安全性要求較高。評測內容主要為各企業攜成熟的算法模型及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產品,針對完全一致的肺炎影像數據進行肺炎AI診斷,而最終的評測結果以對新冠狀肺炎病毒識別的準確率等為依據和標準。
區別于以往在信通院現場進行封閉評測的形式,這一次把評測工作搬到了線上,這對評測環境提出了更為嚴格要求:
1、需要在短時間內部署上線一個絕對公平且穩定的評測平臺;
2、確保評測過程中肺炎影像數據的安全使用,防止數據泄漏。
肺炎AI影像輔助診斷產品評測工作自5月初開始正式籌備,經過嚴格遴選,多家知名AI企業參與本次評測角逐,預計在5月中旬就要開始進行產品性能測試與專家評審工作,這意味著留給UCloud優刻得進行評測環境部署的時間不足兩周。
時間緊,任務急。在接到需求之后,UCloud優刻得迅速組成了技術支持小分隊,評測環境完全采用UCloud優刻得私有云部署,參與評測活動的企業基于平等的算力基礎,進行彈性、靈活的資源調配,在系統穩定和安全的前提下,各企業基于同等的評測時間、同樣的數據集使用,最終得出公正的評測結果。
在與信通院的緊密配合之下,短短兩周時間內,UCloud優刻得從無到有搭建了一套功能完備、服務穩定的AI評測平臺。此外,在后續持續兩周的并行評測過程中,UCloud優刻得技術支持團隊還為信通院提供了7x24h技術保障,確保評測過程萬無一失,讓所有參評企業有序完成各個階段的評測工作。
安全屋數據流通平臺,護航評測數據安全
在肺炎AI影像輔助診斷產品評測過程中,UCloud優刻得還扮演了一個重要的技術角色,那就是為所有醫療影像評測數據的安全流通保駕護航。不同于其他數據類型,醫療CT影像數據涉及患者隱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本次上線的評測平臺基于UCloud優刻得安全屋搭建。UCloud優刻得安全屋是可信數據流通平臺,可實現數據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通過數據沙箱,可實現任務的彈性擴容、按需分配、環境隔離,為企業提供一個一致公平、隔離獨立的評測環境。所有企業可以使用肺炎CT影像數據,輸出計算分析后的結果,但不能帶走影像原始數據,為評測數據流動提供安全可控的保證。
本次評測活動具有絕對的公正性與權威性:“ 沙箱環境意味著這是一個完全封閉的狀態,過去的測評常常是將處理后的數據交給企業進行測試,而本次測試是由企業將AI 產品通過VPN進行單項部署,部署完成后我們會先關閉通道,再進行測試數據,所有測試數據從醫院拷貝后均處于緩存狀態,一經測試完畢,立即刪除數據。”信通院表示。
過去受數據與算法限制,AI產品并不能完全滿足臨床需求,加上缺乏統一的AI產品數據標準、測試平臺、第三方數據庫,AI醫療企業常常各自為戰。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及產品在醫療領域的成熟,如今AI已經迎來了技術驗證階段。本次測評工作中,通過對肺炎AI產品可靠性、易用性等軟件質量、以及準確率、靈敏度、特異性等臨床診斷性能進行評價,在權威的評測環境驗證了各企業的肺炎AI影像輔助診斷產品,對于后續的新冠狀肺炎疫情篩查具有重要價值。
整個評測項目期間,UCloud優刻得從平臺部署、數據安全、技術支持等多方面,為信通院本次肺炎AI影像輔助診斷產品評測工作全面護航,輔助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落地,共同見證人工智能影像輔助診斷標桿企業誕生。未來,UCloud優刻得也希望繼續發揮云平臺底座價值,參與到更多智慧抗疫項目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