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優秀企業不斷涌現,但遺憾的是,這些企業大多都是海外模式的跟隨者,是通過模仿式創新發展而來的,不是原創,反而是偽原創,較少有公司從技術上真正實現從0到1的轉變。但是,柔宇科技做到了。

周其仁教授,著名經濟學家,他談到,中國經濟作為后發經濟,從制造上看有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看到了造”,而非“想到了造”,另外,他提及柔宇時,是截然不同的態度,在他看來,在柔性顯示領域,柔宇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是為數不多“想到了造”的企業代表。
柔宇科技在制造上“想到了造”,無疑,這條路是艱難和孤獨的,因為社會對于這種企業的容忍度較低,在這種領域,創業者多存在著較大畏難情緒。
回顧柔宇的成長,2012年,柔宇科技成立,在柔性顯示領域摸索,在當時這個行業是完新的,各個產業鏈幾乎是一片空白,相關的專家認為,柔性顯示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實現產業化。
但是,劉自鴻堅定信念,在帶領團隊經歷了無數次試驗后,最終突破了技術瓶頸,成功研發出了用于全柔性屏量產的超低溫非硅制程集成技術(ULT-NSSP)。 區別于三星將用于傳統“剛性”或者固定曲面柔性屏的多晶硅(LTPS)技術,這項技術是基于非硅材料的一種全柔性屏新技術,來生產制造全柔性屏,其采用不同材料體系和不同制程工藝,整體生產流程大為簡化,設備投資成本大幅降低,良率顯著提高,產品彎折可靠性極強。同時,更低溫的工藝環境讓材料選擇更加廣泛、可控性高、技術發展潛力大。
在技術成熟之后,柔宇科技開始進入成長的快速道。其于2014年在全球第一個發布了國際業界最薄、厚度僅0.01毫米的柔性顯示屏,在2016年,柔宇科技建立了全球首條全柔性顯示屏大規模量產線,2018年,發布了全球首款折疊屏智能手機FlexPai柔派。2020年9月,柔宇科技發布了搭載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的新一代自有品牌折疊手機FlexPai 2。
如今,柔宇科技提出的“柔性+”方案已經布局到智能移動終端、智能交通、文娛傳媒、運動時尚、智能家居和辦公教育六大行業。有行業相關人士評價道,柔宇以柔性技術實現行業“柔性”升級,成為推動半導體顯示領域變革的先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