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Z.com)1月12日 消息:在大多數人看來,機器人和人類最大的區別是人類擁有豐富的情感,不過研究人員正致力于開發能“互相理解”的機器人。
最近,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機器人,它可以通過視覺預測另一臺機器的行為,從而顯示出“一絲同理心”。

研究人員首先對一個機器人(A)編程,把它放在放在3英尺 x2英尺的圍欄中,使其朝著投射到地板上的任何綠色圓圈移動。有時它會直接移動到攝像頭發現的綠色圓圈,但如果圓圈被障礙物隱藏了,它就會滾向另一個圓圈,或者根本不移動。
而另外一臺機器人(B)使用視覺觀察來預測它的搭檔機器人將如何嘗試到達綠色圓圈。大概觀察兩個小時后,B開始猜測A即將采取的動作。在進行的100次測試中,B有98次成功預測了A的目標和路徑。

研究人員表示,該實驗展示了機器人可以從另一個機器人的角度看世界。機器人(B)能夠設身處地為其伙伴著想,可以說,在沒有引導的情況下,理解其伙伴是否能從有利位置看到綠色圓圈,這也許是一種原始的“共情形式”。
研究團隊認為,他們的方法有助于為機器人“思維理論”鋪平道路,人類可以用它來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不過,研究人員承認他們的項目有很多局限性。他們注意到,機器人B并不具備處理復雜的行為邏輯。他們還警告說,賦予機器人預測人類如何思考的能力可能會導致它們操縱我們的思想。
盡管如此,該團隊相信他們展示的“視覺預測”可以加深對人類社會行為的理解,并為更擅長社交的機器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