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果出行創始人兼CEO翟光龍在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表示,共享單車死于互聯網流量邏輯,共享電單車需要用產業邏輯經營,最適合共享電單車模式落地的地方是縣城。
松果出行是專注于縣域市場的出行公司,據最新透露的數據,截至2020年12月底,松果電單車已落地全國24個省,近千個縣城和縣級市,擁有近5000萬用戶,日訂單超過300萬單。
翟光龍在分享共享出行的理解和核心的商業邏輯時直言,前幾年共享單車的失敗是因為互聯網公司的流量邏輯的失敗導致的,如果共享電單車依然用這樣的邏輯必然會重蹈覆轍。
翟光龍認為,過去十年,互聯網公司最核心的商業邏輯,就是用戶思維、流量邏輯。流量在互聯網行業就是真理。但是,下一個十年,如果繼續用流量邏輯去解決產業問題,就會完全文不對題。過去幾年,共享單車的命運,恰好論證了,流量邏輯在交通產業并不奏效。
他表示,在交通產業,“唯用戶論”是一種興奮劑,開始很爽,還會上癮,但是隨后就會破壞整個肌體,直至崩潰。用戶怎么爽,就怎么投車,用戶在哪,就投到哪。結果,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很多單車企業也都消失了。
他認為,共享出行是公共交通,核心是效率。交通不僅僅只有用戶需求,還有行業需求、政府需求。交通領域的變革是按照產業邏輯來的,不僅僅是用戶,所以要尊重產業規律,抓住產業關鍵要素。
翟光龍表示,松果選擇上山下鄉,扎根縣城做共享電單車,是因為共享電單車是最匹配縣城的出行方式。
他說,大城市公共交通發達,而且很便宜,用戶有太多的選擇,共享電單車只是其中一個補充。而縣城大多數沒有公共交通,一般只有一兩路公交車,老百姓要么騎自己的電動車,要么打車,打車體驗很差,黑車多,收費較貴,而共享電單車2塊錢起步價基本能滿足縣城居民的出行需求。
【來源:網易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