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力電器(000651.SZ)董事長董明珠要做芯片、醫療設備、新能源車,曾引發外界質疑。其實,美的集團(000333.SZ)跟格力電器都想到一起,不僅加碼投資芯片、新能源車。據2月2日晚萬東醫療(600055.SH)公告,美的集團簽約受讓其29.09%的股權,將成為萬東醫療的控股股東。
2月2日,美的集團與萬東醫療的控股股東江蘇魚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吳光明及股東俞熔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約定美的集團受讓萬東醫療合計1.573億股,占萬東醫療股本的29.09%。2月3日,萬東醫療復牌便漲停于11.23元/股,當天截至下午2點15分美的集團股價漲0.2%至98.78元/股。
對于美的集團此次收購萬東醫療的戰略考慮及后續影響,美的集團相關人士2月3日在回復第一財經記者時表示,明天或后天,萬東醫療會發布《詳式權益變動書》,做相關詳細的解釋說明。
據萬東醫療去年的三季報,2020年前三季,萬東醫療實現營業收入7.36億元,同比增長15.58%;凈利潤1.48億元,同比增長62.5%。而其半年報顯示,萬東醫療自主研制、生產、銷售醫學影像設備,通過銷售醫療器械設備及提供相關服務取得營業收入及盈利。
萬東醫療處于醫療器械制造行業中細分的醫學影像設備制造業。為防控疫情,國家加大公共衛生項目的投資預算,醫學影像設備未來仍存較大升級空間,互聯網醫療的遠程會診、家庭醫生等將得到推廣。萬東醫療在醫學影像設備制造方面,實現了進口替代,具有一定的市場地位。
去年上半年,萬東醫療實現移動DR(便攜式X光機)收入1.85億元,一定程度降低了疫情導致公司其他大型設備銷售減少所帶來的影響。談及可能面對的風險,萬東醫療表示,更多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行業,讓醫療器械面臨持續降價的壓力和趨勢。
公開信息顯示,移動DR可以在曝光幾秒鐘后快速獲取攝影圖像并確認,省去了傳統洗片等繁雜程序,圖像可現場處理、實現網絡傳輸、打印,可用于基層醫療和民營醫院等機構。進口品牌主要有島津、西門子,國產移動DR品牌則以普朗、萬東為領導者。
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1月15日在經營年會上說,美的今年的重點是創新、突破、布局,要敢于進行顛覆性投資;調整為智能家居事業群、機電事業群、暖通與樓宇事業部、機器人及自動化事業部、數字化創新業務五大板塊;戰略升級為科技領先、用戶直達、數智驅動、全球突破。
智能家居、工業互聯網是美的正著力發展的業務。從萬東醫療與美的集團業務交集的可能性看,美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助力萬東的醫學影像設備制造業務提質增效;萬東的醫學影像設備業務可以豐富美的智能家居生態圈,讓智能家電產生的數據與遠程會診、家庭醫生等結合形成新商業模式。
另一白電龍頭格力電器也積極進軍醫療設備。去年3月,董明珠表示,格力電器將投資10億元在醫療器械領域,研發生產高端醫療設備。當年,珠海格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格力新暉醫療裝備有限公司、天津格力新暉醫療裝備有限公司相繼成立,后兩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為董明珠。
2020年11月,格力電器對外宣布全國首臺新能源移動P2+核酸檢測車下線。至今,格力已推出了病毒獵手空氣凈化機、口罩機、體溫槍、移動核酸檢測車、消毒液制造機等醫療器械相關產品。
而海爾智家(600690.SH)的母公司海爾集團,早已進入生物醫療領域,旗下海爾生物(688139.SH)主要做醫用低溫存儲產品,其物聯網智慧疫苗解決方案業務去年收入增長迅猛。疫情期間,海爾生物先后研發并上市了醫用空氣消毒設備、負壓隔離設備、高壓滅菌設備等產品。
奧維云網(AVC)總裁郭梅德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近年增速在20%左右。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醫療設備行業的發展將進一步加速。家電企業在市場低迷之下紛紛涉足醫療行業在情理之中。美的繼品類多元化、業務區域多元化、國際化并購之后,進一步進行跨界產業布局,打造多點業績拉動、多維盈利能力,欲夯實國際化科技集團的新定位。
2021年以來,美的的新投資頻繁。1月26日成立美墾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主業為集成電路芯片及產品的制造、銷售,電力電子元器件的制造、銷售,半導體分立器件的制造、銷售等。2月1日,美的(海南)跨境電商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同時,美的還計劃進一步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
格力電器在芯片、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有布局投資。芯片方面,已設立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借入股聞泰科技來間接投資安世半導體、戰略投資三安光電。新能源汽車方面,董明珠本人是銀隆新能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格力與銀隆在新能源車空調、新能源電池等技術與產品上均有合作。
芯片、醫療設備、新能源車,對以家電起家的美的、格力來說,都是全新的賽道,雖可以說與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的“雙智戰略”相互借力,但是否能最終修成正果,還看具體落地情況。
【來源:第一財經】






